第280章 同名同姓之人

那杨应龙自然是去了偏向他的四川官府接受勘问,而没有去贵州。这让贵州官员很是不爽。

四川官府,自然是偏袒了自家的“充电宝”杨应龙,毕竟播州出钱出粮还出兵,四川官府是有好处的。

杨应龙的事情,自然而然的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次,贵州巡抚叶梦熊上奏播州土司杨应龙有不法行径,直接原因,杨应龙本人确实不干净,确实有罪。根本原因,还是看上了播州的钱粮土地。

故,朱翊钧才有了这么一问,让杨应龙去四川接受勘问?还是让他去贵州接受勘问?

兵部尚书梁梦龙人精似的人物,当然明白皇帝的意思。

“回禀皇上,对于播州土司杨应龙,四川与贵州两地官员的态度,的确是截然不同。”

“贵州官员主张剿灭,四川官员主张招抚。尤其是四川巡按御史李化龙,力主招抚。”

历史上,播州之乱就是李化龙率兵平定的,怎么他又主张招抚了?

此李化龙,非彼李化龙。

明朝后期,也就是万历至崇祯这个时期,有三位李化龙。

第一位李化龙,是北直隶大名府开州长垣县人,万历二年的进士。

第二位李化龙,是山东济南府章丘县人,万历十一年的进士。

第三位李化龙,是山西辽州榆社县人,崇祯元年的进士。

前两位李化龙,都与播州土司杨应龙有关联。

头一位李化龙,才是历史上平定播州之乱的李化龙。

第二位李化龙,是主张招抚播州杨应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