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好事,吃一堑长一智。罗夏没再追问。
由于构装体农具效率够高,可以24小时翻土、犁地,但购买的价格对大户来说也是天价,而小户也只能租用。
而构装体是按天租的,但很多人家的地可能只需要用一天半、两天半,还有人觉得即便是收获季再付租金,风险也太大。
所以农商社提出一个办法,可以田地相邻的几家小户一起租用,内部再按面积分摊租金。
为了方便对账,农商社的推销员建议共同租用的农户们在市政厅或镇上注册小商社,在村民的懵懵懂懂和农商社包办中,一个个集体生产单位被生产了出来。
还有流民,更是直接引入这样的制度为常例,统一注册成生产队。
罗夏和自治委员会都没有强制农户加入或退出,不过各个生产单位里,肯定会有聪明人发现这样组织的好处。
Ta会撺掇队内其他人一起做点副业,一起发财。每村都有如此一两个脑筋活络的“能人”。
可以预见,在未来粮食产出增长、农闲时间变长后,一个个以生产队为“元细胞”的乡镇企业会长出来。
最先发现、观察并对这些小单元作出预测的是报社实习记者马丁。
他写出长篇报道的起始,是注意到陶杯、麦秆编织品、酒桶这样的手工商品在村镇大集上变多。
相比城镇居民的手艺,它们更粗糙,也理所当然地更便宜,甚至有酒桶商开始从村里进货,以次充好卖给酒商。
马丁探访了新诞生的集体生产者,还把这些集结起来的村民和以前的手工业工坊作比较。
不幸的是,这片花大量心血写出来的报道没有见报,好消息是它并非没有价值,而是成为报告,上了自治委员会委员和罗夏的案头。
“这些小商社,是会破产、会被大企业兼并,还是会从集体所有变成一家一姓的产业就不得而知了。”罗夏放下报告,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