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一。
宜远行、动土、宴请、婚庆....
江母一早就把江爹和江家能考究到的先祖们的牌位都擦得蹭光发亮——用得上他们的时候也不多。
王碗和周英更是双双请了假赶过来帮忙。
他们两个是今日江家的大厨,还得给师父送上成婚的贺礼。
正日子是到了青州齐郡之后才能办,可江家这头也不能疏忽。
江母和夏老夫人思来想去,还是趁着今日请街坊四邻,往日的旧友过来吃上一顿喜酒,省的等正日子的时候,新郎官和新娘子一个都瞧不见。
李猛却是没法过来,他是要留在崔府操办崔府的酒席的,今日虽不是正日子,可也要请在长安的亲朋好友先吃上一顿,否则大家也没有那么多假可以远赴青州吃着喜酒。
好在那头还有柳老夫人应酬着,否则这一家子都没个像样的主人看顾着,总是不像话的。
江上弦早早的起了床给自己化妆,也不需要画的太过精致,她的水平应付一下还是够的。
只是那嫁衣胳膊那块儿确实有些紧了,她从穿上喜服的那一瞬间就开始小心翼翼,生怕动作大些就将线给崩了。
夏真英对着英姿不住的叮嘱,甚至给她身上背着的小挎包了揣了一个针头线脑的盒子,里头的线分门别类按照嫁衣上的丝线预备着,就怕一会儿出了门子衣裳哪里不妥当的还能补上几针。
赵玥和崔淑华来了之后,对着江母和夏老夫人那叫一个亲热,亲热中不乏带着歉意。
实在是过意不去。
“亲家莫怪,等九郎那小子回来,随你们如何收拾他都可,我啊早备好了棍棒,就等着落到他身上了!”
不止江家急,赵玥也急着呢,哪有这样的事儿!
她就生了一个儿子,这辈子最重要的就是这一回了,这小子竟然没赶回来。
一直到今个儿早上睁开眼她都忍不住怀揣着些许希望,可惜.....
这话她能说,江家自然不能应,江母心里虽然也不痛快,可面上却是高兴地拉着她直说:“不打紧不打紧,九郎那孩子最是懂事,只怕眼下还在赶路呢,说不得明日后日的就赶上了,耽误不了正日子就行。”
夏老夫人松了口气,好在闺女长脑子了:“亲家莫气,大好的日子,哪里能值当生气的?世人皆说好事多磨,咱们家这好事一向顺利,今日九郎虽未归。可有你们二位亲自上门来迎,亦是给年奴做了脸的,便是满长安也未曾听过如你们这般疼爱儿媳的。”
“亲家这话说的我更是无地自容了....”赵玥是真羞愧,她是个实诚人,尤其是对着江家人。
江上弦救过她的命,江家人又都是老实本分的,结亲到现在,从未有上门求过什么的时候。
便是平日里她遣人送些吃穿用度的过来,江家也要给些回礼,虽说两边价值不同,可她们这样的家世,哪里就稀罕那些金贵玩意儿了?
那东西上不上心才是要紧!
“亲家、二嫂,我瞧瞧年奴去。”崔淑华不喜同人应酬,即便
二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