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新建的不良人南下。
类似任务本不应显于人前,不良人也不该如出征般的集结,但武思不愿意。
他觉得士族是天下贵族,以煌煌之师行清剿之事名正言顺,怎能偷偷摸摸!
此言得到各士族大力支持,科举的失利让他们颜面尽失,就算有士族子弟考中进士,也多不如六部直招之人的品级高。
为此他们没少向李隆基表达不满,可惜现实狠狠的打了他们的脸。
先不说李隆基打定主意要启用贫寒学子,就说同台竞技比拼策论施政,士族子弟多有不如。
想想也是,一方面是商人工匠之子,从小耳濡目染,读书之余所思所想都是自家营生,有书中知识加成心中更有千般主意,哪是只会读书的酸腐能比的?
国家运行首重钱粮,李隆基命殿前论钱粮仓储,工商子弟各出奇谋。
比如各地都有存粮的习惯,而存粮数却不与当地百姓数量挂钩,导致灾祸一起,等不到朝廷赈灾便出现流民饿死,存粮甚至连应急都做不到。
各地向朝廷缴粮过多,路途损耗过大,乡镇一级也应适当存粮,钱粮入账州府监管,来年若剩余钱粮可投入当地建设。
也有人上书朝廷,常平仓多有虫蛀鼠咬当用水泥筑仓,改造仓房通风避免屯粮腐坏,更是殿前画出改造图纸。
那仓房设计连韩斌看了都惊叹古人的智慧,用最简单的通风达到堆粮的散热目的。
面对相同的问题,士族子弟只有引经据典吊书袋,不是古来有之便是先贤规矩,听的李隆基一阵头疼。
甚至还有极个别傻逼把天灾扯上天道轮回和帝王德行,李隆基能忍才怪,当即把这人赶到洛水河堤工地,让他看看经常决堤的地方,人们是怎么对抗天灾的。
殿前比试在李隆基的呵斥中落下帷幕,士族们丢了大脸,必须找回颜面,他们现在太需要声威正其名。
不然等迁都后,定然会大力推进行六部直招的取士策略,士族优势将荡然无存。
一大早郑山雄拉上卢承适来找花无常,刚坐下就聊起了殿前比试。
虽说李隆基在清算荥阳郑氏时网开一面,但一些族中精锐和朝中子弟都被清理,原先抱有大希望的郑虔也被斩首,损失不可谓不大。
当武思找上郑氏要其出人加入不良人时,郑山雄直接拒绝,他有预感不良人是皇帝的阴谋。
有相同预感的不只是他,还有剩余四姓都拒绝了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