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封侯拜将 第三十九章:“德”关

廉颇传奇 高基枫 1603 字 2个月前

七月初九,两个年龄组共二百四十名童子军天还没亮便在操场排好队整装待发。

考核官宣布规则:“这一关为'体'关,需要各位童子军在规定的两个时辰内绕后山二十圈(6—9岁年龄组为18圈),为了加大难度和奖惩激励,每位童子军都会背上一个小皮箱,小皮箱里面有不同重量的石块。这个所负重量是按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的,比如:6岁的小孩最低要背3斤石块、7岁的小孩最低要背3.5斤、8岁的小孩最低要背4斤、9岁的小孩要背背4.5斤、10岁的小孩最低要背5斤……一直类推到12岁的童子军最低要背6斤。对石块的重量有最低要求,但是没有最高要求,几乎所有的童子军都是按所制规则的最低要求背的石块重量,因为大家都明白:多背半斤意味着接下来所有的路程都要比别人多付出更多的能量才能拿到相同的名次,在大家平时实力都半斤八两、旗鼓相当的情况下,多背半斤可能意味着几百名的名次落差。之前的“劳关”和“美关”对年龄组中年纪比较大的童子军有利,而这一关则对年龄组中比较小的童子军有利,这也是以肥礼、廉彪为首的考核团队综合多方因素平衡年龄组内部的年龄差异所特别设计出的一个关卡。虽然这样的设定对年龄小的童子军有利,然而总有少数人会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廉颇虽然只有7岁,但是他要求自己和9岁的白起、赵奢背同样的重量进行赛跑,理由是自己的身高和他们差不多。对于廉颇的要求:考核官们商量了一下还是同意了……

当然这个石块也不是白背的,每组第一个冲破终点的童子军可以获得所背石块3倍重量的银两作为奖励,比如:9岁的白起(军中化名:白羽)如果获得冠军,他将获得13.5斤的银两作为奖励,也就是白银216两。(春秋战国时期:一斤等于16两,要知道当时十两白银就够一户四口农家省吃俭用一年的了,所以奖励还是十分丰厚的。);比如12岁的赵胜获得冠军,他将获得18斤的白银作为奖励,也就是白银288两。获得组别第二名者可以获得所背重量两倍的银两奖励;第三名则可获得与所背重量相同的银两奖励;四至六十名奖励相同,都是赏银5两。

记分规则:每组头名记100分、二至四名记95分、五至二十四名记80分、二十五至六十名记60分、六十名开外者按淘汰处理。

两个年龄组的选手被分别带到了东西两座山的跑道上开始比拼,6—9岁年龄段的120人在东山比赛、10—12岁年龄段的120人在西山比赛,两座山的跑道形状如出一辙,一圈长度也都是五千三百五十尺(换算成今天的长度单位,大约是1200米一圈),如果跑20圈就相当于比现代奥运会半程马拉松超出一点距离,不过这样的路程对于年纪尚小的童子军而言也是一个极具难度的考验!

裁判员细致地讲解了每一项规则之后便敲响了发令锣,二百四十名童子军就像离弦之箭似的往终点奔去……

第一圈第一个到终点的是楼照,他首先从考核官那领了一支竹签,第二个是赵奢、第三个是白起(军中化名:),紧随其后的是廉颇。

第二圈仍然维持着这种情况:第一名楼照、第二名赵奢、第三名白起、第四名廉颇。

第三圈、第四圈、第五圈、第六圈依然如此。

到了第七圈排名开始发生改变:第一名换成了赵奢、第二名是楼照、第三名白起、第四名廉颇,不过四人的距离咬得很紧,第一名和第四名也就差了不到50米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