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这个标价其实还不错。”凯文-哈特摇摇头,“我拒绝是因为,我想要8%的票房利润分成。”
“明白。”
韩易微微颔首,心下了然。即使是对影视行业不甚了解的他也清楚,对于现在的好莱坞影星们来说,所谓的一次性片酬只是预付款而已,他们真正赚钱的地方,在于从片商那里分到的点值。
大制片厂时代,演员都被各家电影公司签死了片约和年限,除了一次性的演出费用之外,他们没办法从影片的商业表现里分到任何利润。不过,1950年代早期,传奇经纪人卢-瓦瑟曼为他的客户,当时叱咤风云的顶级巨星吉米-斯图尔特拿到的主演合同,却彻底改变了整个行业。
当时的环球影业非常想要吉米-斯图尔特出演西部片《百战宝枪》,但却没有多余的预算来支付他的高昂片酬。于是,卢-瓦瑟曼便开动脑筋,为吉米-斯图尔特和环球影业双方解决了这一难题。
他提出的协议里,吉米-斯图尔特降低了片酬要求,从而换取这部影片的部分利润。就像罗比-威廉姆斯跟EMI的音乐全约一样,这份分成协议也大获成功,环球影业获得了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经典西部片,吉米-斯图尔特也通过票房分成赚得盆满钵满。
在好莱坞这样一片每个人都在疯狂八卦,所有人都急切地想知道别人拿了多少酬劳的地界,吉米-斯图尔特与环球影业的成功故事迅速散播开来,并逐渐变成了整个电影工业新的演员协议标准。
“毛利润,还是净利润?”
“当然是GROSS,易。”凯文-哈特摆摆手,把嘴巴撇得很低,“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只有毛利润才是值得信赖的词汇,因为每家公司对于所谓的净利润,都有他们自己的计算方式。”
事实确实像凯文-哈特说的那样,不管是为了避税,还是为了把资方的钱更多地揣进自己兜里,每家电影公司对于净利润的核算都有自己的公式。在好莱坞的电影合同里,任何“netprofit”,都是得像这样打上双引号的。因为它所代表的,并不是大众认知中,总收入减去总支出的剩余金额。每个公司,乃至每份不同的协议里,对于这个词都有自己的定义。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核算利润的时候,片方很少会只算底片费用,即制作电影全部底片所花费的实际成本。几乎所有的影视制作公司,都会在造表的时候加上15%的间接成本,作为制片方在电影拍摄期间“运营公司产生的各种开支”的补偿。
摆在明面上的台账都能这样直接加码,私底下能加多少钱,谁也说不清楚。演员的公会版税、制片方附属协会的会费,广告宣传费、胶片的运输与保险费,乃至税费、票房审计费,能做手脚的地方一大把。
因此,不管对于演员、编剧、制片人还是导演来说,只要名气大到能跟片方谈分成,那么最差的条件永远都是“净利润分成”,最好的条件则一直是“First-DollarGross”。顾名思义,First-DollarGross是指参与者可以从第一张门票售出开始就分润,而不需要等到电影制片厂收回成本。
当然,在净利润和纯毛利之间,还有“调整后总收入”,即adjustedgrossreceipts,缩写AGR,和“修正后的调整总收入”,即modifiedadjustedgross,缩写MAG,以及其他无数种分成方式。有的方式更有利于片方,有的则更偏向于参与方。
不过,无论每个协议如何起草,协议里存在怎样的分成细节,全行业都一致同意——对于电影的各色参与者来说,毛利润分成,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我的要求,是8%的毛利润,First-DollarGross。”
“他们同意了吗?”乔丹-布罗姆利询问的眼神没有落在凯文-哈特身上,而是放在克里斯托弗-查森那里。
“没有,但是很接近。”克里斯托弗回答道,“7%的毛利润,AGR。为了拿到这个条件,我们把片酬削减了800万美元。”
“你不怕影片无法盈利吗,凯文?”韩易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弹动着,饶有兴致地问道,“很多人都认为,保证到手的钱,才是真正能拿到的钱。”
“我不这么想,易。”
凯文-哈特身子后仰,理了理西装下摆,语气里散发着强烈的自信。
“1000万、1800万,都是八位数,当数字来到这个级别,多一些或者少一些,在我看来影响不大。”凯文回答的态度,是难得一见的严谨与认真,甚至带着一点肃穆的意味,“我更希望的,是跟我合作的每部电影都能获得成功。如果片方可以盈利,那我能得到的不仅是分成,还有名誉、口碑和随之而来的地位。如果电影搞砸了……嘿,那说明我本身就不值那么多,不是吗?”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想要预付款。”凯文-哈特的食指在酒杯的壁沿上轻轻敲了敲。
“预付款是好莱坞的陷阱——真正的聪明人,只会考虑如何帮助一个项目做到最好最大。”
“精妙绝伦的观点,凯文,我很赞同。”
韩易对凯文-哈特的态度又钦佩了几分,出身寒微却能做到今天这个地步,能力只是一方面,心性才是最重要的品质。大多数人都会像Diplo那样,时刻寻找全部变现离场的时机。而凯文-哈特这种不管走到哪个阶段,都愿意放手一搏的人,简直比阿盖尔粉钻还要珍稀。
韩易毫不怀疑,只要给凯文-哈特合适的契机和助力,他的生涯成就,不会比老一辈的黑人传奇Dr.Dre逊色多少。
“你能有这样的心态,我很开心……这样的话,我相信你也跟索尼谈过投资的事情了吧?”
“当然,我自己的协议只是配菜而已。”
凯文-哈特笑着看了一眼坐在身边的克里斯托弗-查森。
“过去几天时间里,克里斯都在接触索尼影业,探询他们对《勇敢者游戏》引入投资的态度。”
“他们是什么态度?”
“这么说吧……在这方面,他们比我们要急迫得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