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要做这些研究,主要通过大型粒子对撞机实现的。其原理简而言之,就是粒子加速器将两束微观粒子流积累加速到一定强度及一定能量,使其在相向运动状态下进行对撞,对撞过程中产生足够高的相互作用反应。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主要由一个27公里长的超导磁体环和许多促使粒子能沿着特定方向传播的加速结构组成。在这个加速器里面,2束高能粒子流在彼此相撞之前,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前传播。这两束粒子流分别通过不同光束管,向相反方向传播,这两根管子都处于超高真空状态。一个强磁场促使它们围绕那个加速环运行,这个强磁场是利用超导电磁石获得的。这些超导电磁石是利用特殊电缆线制成的,它们在超导状态下进行操作,有效传导电流,没有电阻消耗或能量损失。要达到这种结果,大约需要将磁体冷却到零下271摄氏度,这个温度比外太空的温度还低。而科学家们则再通过各种仪器监测对撞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变化。在以往的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比质子中子更小的,能够参与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夸克,及各夸克态粒子;以及主要负责传递基本作用力,包括电磁力、弱力和其他基本相互作用的玻色子等等。
此时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内,一群科学家们正在焦急地等待一场精心准备的实验结果。这场实验原本是为了通过质子对撞,对反氢原子衰变进行观测,以便探寻宇宙形成初期反物质比重。但是在对撞实验中,不知是否是因为光子之间也发生对撞,两个变成为两个陶子。无论是相对论还是量子力学,都认为光子既没有体积,也没有质量,它只是一种能量或能量的载体,以粒子和波的形式存在;而陶子是另一种和光子完全相反,带负电荷的粒子,质量几乎是质子的两倍。这种违反常规认知的事情,就如同现阶段大多数量子物理的研究一样,科学家们只能庆幸自己观测到了,却无法找到原因,更无法解释其原理。
科学家们怀着兴奋激动的情绪在各自的岗位上检查着各种仪器,避免因为仪器故障导致的观测数据不准。经过再三确认后,一个个均不由感慨自己也是此次实验的见证者。更有甚者,恨不得马上进行第二次实验,以巩固此次观测实验的结果。但光子是没有体积没有质量的,相互碰撞是如何实现的,此次对撞发现光子变成陶子,之前是因为仪器落后没有发现,还是因为压根没发生过对撞,这些科学家也都说不准。
这时候,有人提出,可能是因为两颗或者更多的光子,在发生对撞的过程时,均是相同的的量子态,并且彼此的波长相互叠加,成为一种超弦的状态,才导致的其中观测到的两颗光子变成为陶子。如果是这种原因,那后续的实验,能够再次观测到此类情况的几率几乎为零。在场的科学家们均无不垂头丧气,扼腕叹息。
沮丧是短暂的,尽管路途坎坷,后续依旧会有大量的人仍会坚持不懈,力求探索科学的未知领域和宇宙的奥秘。对未知充满好奇是人类能够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寻求终极的大道真理是人类这个物种背负的天然使命。
看似此次实验的偶然性,将会让无数科学家继续鉥肝刿肾,但此时真正受影响最大的却是费明,灵能离散状态的费明。
也许是受到此次粒子对撞实验的影响,此时刚刚怀着平静心情离世的费明,灵魂不但没有像其他失去介质的能量一样消散,反而受到与其灵魂能量振动频率相同“弦”的影响,变得更加的凝实,凝实得好似仍有完整的身体。
费明似是依旧能看到依偎在他身边的覃诗梦,能看到阿尔卑斯山间翻滚的云海,以及冰川映衬下灼灼耀眼的烈日——这个世界依旧在费明的身边。
这种感受终究还是太过短暂,片刻过后,费明的灵体还是不受控制的进入一个奇异的领域。在这里,既没有光,也没黑暗;既没有前后,也没有左右;像是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一般。费明已经没有眼睛,但仍像是可以通过自己的灵识外放来感受周边的一切。能让他感受到流逝的唯有对那个世界的美景和爱着他的人怀念。
因为没有时间的缘故,也不知过了多久,费明感觉自己的灵体再次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撕扯牵引。原本让他灵体凝实的那种震颤,这次起到的好像是相反的作用。就像是水面不同频率与波长的两个震源,搅得水面时而平静,时而翻涌,似誓要将费明的灵魂彻底搅乱、打散,最终堙灭掉。
好在费明生前精神力异于常人,又跟着玄门高人修习功法,灵魂强度本就非普通人可比,再加临死时粒子对撞实验的巧合,费明方能以完整灵体状态承受。通常情况,普通人的灵魂早在这撕扯中溃退消散,最终成为分散且纯粹的能量。费明已经没有肉体,此状态尽管如此,费明仍觉得很痛,痛彻心扉都不足以形容。而且在这疼痛中似是遗失了些什么。
费明的抵抗纯粹是下意识的反应,与其说是抵抗,不如说是承受痛苦。在整个过程中,他突然感受到周围的光景一闪即逝,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就堕入一片黑暗。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位于在瑞士和法国边境地区,有21个成员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科学家们在那里研究物质如何构成,以及物质之间相互的作用力。同样的,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网站,第一个网络服务器的诞生之地。1989年蒂姆·伯纳斯-李提出超文本的概念,并于1991年制作的第一个网页,1993年4月30日,宣布开放万维网给所有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