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引狼入室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继续说道:“为今之计,唯有请曹操出兵攻打显甫。曹操一旦渡过黄河,必定先攻占邺城。显甫得知消息,必定回师救援。”

“届时,将军可率军西进,自邺城以北,皆入我囊中。”

“若显甫战败,其部下必投奔我国,届时便可与曹操抗衡。曹操粮饷不足,难以久留河北,必将撤回河南。如此一来,将军便可掌控赵国以北之地,与曹操争霸天下。否则,我国形势岌岌可危。”

王修闻言,脸色铁青,坚决反对道:“将军,此事万万不可!郭图等颍川人之言,实乃包藏祸心,其计甚险,绝不可采纳。他们这是在引狼入室,一旦曹操入境,我等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他情绪激动,声音提高了几分:“将军,您是国之栋梁,万不可做出这等令亲者痛心、仇者快意的糊涂事。”

“郭图等人,其心可诛,其言可畏。若不立即斩除这些隐患,恐有朝一日,他们会成为将军背后的利刃,刺向我们的心脏。”

王修的拳头紧握,情绪更加激昂:“请将军三思,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百姓的安宁,为了我们共同的信仰,必须将这些心怀叵测之人就地正法,以绝后患!”

“否则,将军的一世英名,我国的千秋基业,都将毁于一旦!”他的话语如同利剑,直指人心,帐内气氛紧张,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袁谭的身上,等待着他的决断。”

袁谭坐在帐中的主帅之位,面色阴晴不定,眼神中交织着矛盾与挣扎。他数次欲言又止,内心的天平在尊严与生存之间摇摆不定。面对王修的坚决反对和郭图的迫切建议,他的犹豫如同浓云密布,难以散去。

终于,在一阵漫长的沉默之后,袁谭的拳头紧握,似乎下定了决心。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然:“郭图的提议,虽险但可行。我……我不能坐以待毙,也不能向显甫低头。”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我知此举可能带来无穷后患,但时不我待,我必须做出选择。王修,你的忠告我铭记在心,但此刻,我选择接受郭图的策略。”袁谭的话语中带着一种无奈的决绝,仿佛是命运的重压下的妥协。

袁谭的决定,如同投石入湖,激起了层层涟漪,对汉末的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没有选择向弟弟袁尚求饶,也没有采纳王修的建议,而是选择了比刘琮降曹、孙权联刘抗曹、刘璋迎刘备入益州更为大胆的一步:他接受了郭图的提议,决定派遣另一个颍川人辛毗前往曹操处求援。

这一决定,无疑是在乱世中的一场豪赌,它将袁谭的命运,乃至整个河北的走向,推向了一个未知的深渊。

帐内众人闻言,无不色变,气氛顿时变得沉重而紧张,所有人的心中都明白,从这一刻起,袁谭的命运已经与曹操紧密相连,而汉末的天下大势,也将因此而发生剧变。

袁谭在局势危急之下,决定派遣颍川名士辛毗前往曹操营地求援。辛毗,仪表堂堂,才智过人,是袁谭心中的不二人选。一日,辛毗肩负重任,踏上了前往曹操大营的路途。

抵达曹操营帐,辛毗被引领至曹操面前。曹操端坐于帐中,目光如炬,审视着这位风尘仆仆的来客。辛毗行礼之后,不卑不亢地陈述了袁谭的请求,声音洪亮,条理清晰。

“魏王,袁谭将军身处困境,特遣小人前来,恳请大王伸出援手,共抗袁尚之敌。”辛毗言辞恳切,将袁谭的危急形势和求援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曹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站起身来,绕过案几,走到辛毗面前,拍了拍辛毗的肩膀,大笑道:“好!好!袁谭能想到向我孤求援,实乃明智之举。你回去告诉袁谭,我曹操定当竭尽全力,助他一臂之力!”

一日,曹操召见辛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曹操直截了当地问道:“辛毗,袁谭此人,真的可信吗?袁尚的势力,我们真的能够彻底战胜吗?”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显示出他对未来战局的担忧。

辛毗面对曹操的疑问,神色不变,他深知这位枭雄的顾虑并非无端。他整理了一下思绪,准备再次以冷静的分析来安抚曹操的不安。

辛毗站在曹操面前,神态从容,语气坚定,一字一句地分析着当前的局势。他的目光透过营帐,仿佛已经看到了袁氏兄弟的败局。

“明公,袁谭之可信与否,不必过于纠结。请看眼前的形势,便可知一二。”辛毗缓缓说道,“袁氏兄弟相互攻伐,非为他人作嫁衣,而是自恃能消灭对方,一统天下。如今袁谭向您求援,战局已不言而喻。”

曹操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辛毗的话。辛毗继续说道:“显思(袁谭字)已陷入困境,而显甫(袁尚字)却无法取胜,这说明他们的力量已近枯竭。战败、谋臣被杀、兄弟阋墙、国土分裂、连年征战,加之旱灾、蝗灾等天灾,饥荒肆虐,积蓄耗尽,百姓皆知袁氏将亡。此乃天要亡袁尚之时。”

曹操听罢,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但仍有些担忧:“那袁尚果真能够被战胜吗?”

辛毗信心满满地回答:“兵法有云,即使有石城、汤池,百万雄兵,若无粮食,亦难坚守。明公若此时攻打邺城,袁尚若不回救,邺城必失;若他回救,袁谭必袭其后。以明公之威,攻打如此困穷疲弊之敌,犹如迅风扫秋叶,轻而易举。”

曹操听后,心中的忧虑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豪情壮志。他深知,在这场战争中,胜利的天平已经向他倾斜。

郭图,一袭儒袍,眉宇间难掩忧虑之色,他深知袁尚、审配对自己恨之入骨,难以宽恕。面对袁谭,他语气沉重地说:“将军,如今我国领土狭小,兵力不足,粮草匮乏,形势堪忧。若显甫趁机围攻,恐怕我国难以长久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