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

汉月当空 赵金生 1669 字 1个月前

你说这是游击战也好,说是流寇也罢,沛公这个战术还相当管用。从沛公直接指挥的战斗来看,胜率之高在楚将里面还是相当罕见的。

沛公绕过昌邑后并未直接西行,而是向南绕了一下。是避开强敌还是迷惑秦军不得而知,反正自从砀县出发后,这支西征军便神龙见头不见尾。从砀县西征开始,在杠里击败急于北上的王离部后,没有西进,而是南下攻打昌邑未果,便返回栗县休整,然后再次北上攻打昌邑,仍旧未能攻克,于是向南拐弯,神不知鬼不觉绕到了高阳。

在高阳,沛公又捡了一个大便宜。这个便宜跟一个宝贝人才主动投靠他有关。

沛公引兵向西。经过高阳,在此处神奇般地遇到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郦食其。穷困潦倒的郦食其是高阳看守里门的小吏,他恰巧碰到沛公部下的骑兵老乡。他对这个骑兵自我吹嘘了一通,希望老乡能帮他引荐给沛公。

几番话语下来,老乡被忽悠瘸了,果真答应了他的要求。

要说那个年代聪明人不少,辨士和谋士也挺多的,关键看谁能得到,得到了能不能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郦食其和侯嬴不一样,侯嬴对功名利禄早已淡漠,所以不但没有主动投靠贵族,反而退避三舍。而郦食其虽然年事已高,但进取心十足,从他积极争取的结果来看,成绩斐然。

沛公能赢在最后,跟他虚心纳谏是分不开的。而这些人才为了获得赏识也是拼尽全力。

首先他必须接近这些带兵的将领,还得让这些将领看到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并采纳自己的意见建议。

为此,尽管年纪再大,也得拼了。像周章、张耳、陈余、蒯通等等都是自报家门,主动投靠的。

郦食其也是如此,那他是如何忽悠成功的呢?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是这么说的,沛公经过高阳时,有一个骑兵正好是郦食其的老乡。郦食其见到这名骑兵就对他说:“经过高阳的各路起义军有几十人,听说些人都是一些喜欢烦琐细小的礼节的人,并且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听不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我听说沛公虽然是个傲慢的人,但容易相处,正是我愿意真正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有人替我介绍,你如果见到沛公刘邦,跟他说;‘我家乡里有位姓郦的书生,年纪有60多岁了,身高8尺,很多人都称他为狂生。’他郦生说自己‘我不是狂生’。”这名老乡骑兵回答说:“沛公不喜欢读书人,只要宾客中有戴着儒家的帽子来见他,沛公会把这些人的帽子摘下来,然后向帽子里撒尿。在和人谈话时,常常破口大骂。你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游说他。”郦食其说:“你尽管这样说就行。”骑士便把郦食其的原话向刘邦汇报了。

沛公抵达高阳驿站后,听闻了郦食其自荐这档事,便派人把他召到跟前。沛公大军攻城拔寨,所向披靡,投靠的人多了去了。一个糟老头子并没能引起他的注意。

初次的对话场景显得有些尴尬。

沛公四仰八叉地半躺太师椅上,两个婢女正帮他洗脚。郦食其进门后,见到这个场景,马上明白了,沛公把他当普通求职者对待了。

那个年代,普通百姓见官员是要行跪拜礼的。但郦食其没有跪拜,只是弯腰作了个长揖,然后冷冷地看着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