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生荣死哀与后世纪念
甘露二年(前52年)或甘露三年(前51年),赵充国去世,终年八十六岁。宣帝赐他谥号为“壮”,以表彰他一生的功绩。赵充国的葬礼隆重而庄严,他被葬于圭卜山之阳(今甘肃清水城西北李崖)。
甘露三年(前51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见汉宣帝。宣帝以“戎狄宾服,思股肱之美”,在未央宫麒麟阁图画了十一位功臣的画像,以表彰他们的功德。赵充国位列其中,成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他的画像被绘制得栩栩如生,以永载史册。
汉成帝时期,西羌再次发生动乱。成帝追思赵充国的功勋,命黄门侍郎扬雄在赵充国画像旁作颂称赞。扬雄的颂词高度评价了赵充国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认为他是西汉王朝的杰出将领和忠臣。
赵充国去世后,他的事迹被广泛传颂。他的陵园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城北二里的李崖村石佛坪。陵园始建于汉代历经多次修缮至今仍然保存完好。陵园内有祭亭、祭祠等多处建筑以及赵充国的墓冢。每年清明节等节日都有许多人前来祭奠缅怀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
七、详细故事:百闻不如一见
赵充国在督兵西陲时成功挫败了羌人的进犯。回到朝廷后宣帝因他年老便问他:“派谁去带兵最合适呢?”赵充国回答得很痛快:“再没有比老臣更合适的人选了。”宣帝又问:“需要多少人马?”赵充国答:“百闻不如一见。臣愿立刻去金城测看地形写出方案来。陛下把此事交给我办好了。”这就是成语“百闻不如一见”的由来。它意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凡事要调查研究才能下结论。赵充国的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他对实地考察的重视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将领的务实精神。
八、详细故事: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
西汉时期赵充国奉汉宣帝之命去平定西北羌人动乱。他采取招抚的办法使得大部分羌军投诚。然而汉宣帝却打算命他的副将出兵继续进攻羌人。赵充国极力反对认为这样做会失去已经取得的战果并可能引发更大的战乱。他在总结汉廷对羌政策失败时说道:“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话意味着即使是很小的差错也可能导致巨大的失败。赵充国的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军事和政治决策中精确性和谨慎性的重要性。
结语
赵充国是西汉时期一位杰出的将领和政治家。他以其勇略和深谙“四夷”事务着称为西汉王朝的边疆安定和中原的休养生息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为后世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