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虎举起酒说道:“别闹了别闹了,明天老薛就该出征了,独孤影那个小子挺能干,鹰六师已经彻底交给他了,这次我是不能陪你去了,到了战场上小心点。” 薛孟令回敬,然后大家一饮而尽。
张文远则走上前来,“薛将军,我是真想跟你一块去,可是殿下不让,我就借着你的喜酒给你送行了。” 田韦则是笑了笑说道:“给你们透露个消息,这次梅王妃和长公主都去新罗,所以殿下命令我带着一千黑骑随行护卫,怎么样,羡慕吧。”
众人纷纷闹了起来,说道:“老田啊,你小子嘴够严实的,我们都没听到消息,你小子就提前摘桃了,不行,得罚酒三杯,满上满上。” 一众文武在嬉闹中愉快地度过了这美好的时光。
第二天早上,按照惯例,薛孟陵和高晴到娘家回门。因为大军马上就要出发,二人都是身着盔甲。到了燕王府后,夏帝、刘贵妃、高羽众人都已经早早在此等候。一家人吃了一顿早饭后,夏帝和高羽亲自送薛孟陵、高晴、李华梅、孙长卿、狄英众人出城。
大部队早就已经驻扎在边境的襄平郡,所以幽州城外,只有田韦率领一千黑骑早就等候在那。夏帝担心高晴的安全,本来准备派一千虎豹骑前去,当看到高羽已经安排了燕云黑骑随行护卫后,也就放心了。他很清楚,黑骑可是高羽的亲卫,身经百战,战斗力绝对不亚于虎豹骑。薛孟陵和高晴跪拜完夏帝后骑上马,随即出发。
另一边,高羽将夏帝写的信交给李华梅,让她带给新罗王李景泰,叮嘱了几句后,李华梅也上了马车跟随大队启程。
幽州城的喧嚣渐渐远去,薛孟陵、高晴和李华梅率领着队伍向着新罗进发。
夏帝送走薛孟陵一行人后返回行宫收拾行装,准备下午出发前往并州,继续北巡。本来高羽准备亲自带兵将夏帝送到幽州和并州的交界处,可是被夏帝拒绝。夏帝很明白,此次虽然高羽没有亲自率兵出征,可是后续的工作不少,还是让高羽专心做好大军的后勤保障。
幽州城门,夏帝和刘贵妃对高羽夫妻四人叮嘱了一番后,夏帝正准备离开。高羽笑着说道:“父皇,儿臣准备了一点心意,特意送给父皇。” 随即高羽一声口哨,一匹通体枣红的骏马跑了出来。
夏帝看到这匹马的同时两眼放光,上过战场的人就没有一个不爱骏马的。随即夏帝上前抚摸这这匹马说到:“好马呀,你看这体型,你看这眼神,真是万里挑一的好马,你这是要送给朕?”
高羽答道:“当然,这是儿臣特意为父皇准备的,还请父皇笑纳。”
夏帝哈哈大笑,连声道好,于是夏帝车也不坐了,迫不及待的骑上去,大手一挥,犹如一名威武的将军,带着一行人出发。高羽和幽州众文武拱手送行。至此,夏帝这趟幽州之行算是圆满结束。
七日后,高羽接到薛孟陵飞鸽传书,远征大军八万人已经跨过鹅绿江,进入新罗境内,刘仁轨率领的幽州水师也已经进驻旅顺港,密切监视倭国海军的一举一动。
真武二十三年十月初十,这天高羽正在幽州府衙和孔亮他们议事,徐若云突然派影卫过来传信,说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高羽立刻打开密信,上面写着,云门关辖区的影卫抓获了一名细作,此人怀揣着夏帝在并州的巡查路线图,而且经过询问,那人交代,他们传信都是三个人分别走不同的路,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情报被截获,确保将情报顺利送达,从云门关到幽州城快马加鞭需要四天时间,如果说另外两路细作跟此人差不多时间在其他地方出关的话,那么此时情报至少已经到了完颜族漠南的娄烦王和白羊王部。
但是高羽想不明白,夏帝虽然北巡的路线靠近边境,但是毕竟距离边境还有上百里地,并州也拥有守军十万余人,并州卫大将军杨晔可是沙场悍将,就算是白羊王和娄烦王两部兵马全体出动也就十万人上下,很难在并州军面前讨到便宜。
正在这时宋辞从府衙外跑进来道:“殿下,漠北完颜王庭传来消息,十五日前,完颜大将军阿史那思摩率领二十万大军秘密南下。”
高羽眉头一拧,心道不好,随即下令:“立刻传令幽州所有文武大臣府衙议事,命令黑骑和鹰七师集结待命,随时准备出发。”
一刻钟后孔亮、刘基、宋辞、李牧、虎敬辉纷纷赶到议事厅。随后高羽将接到的情报给大家通报了一下,众人听闻后皆是眉头深锁。
孔亮说到:“从时间上算,阿史那思摩的二十万大军应该在三日前就能到达白羊王和娄烦王部,加上两部的兵马,也就是说完颜此次悄悄动用了近三十万兵马秘密南下,从路程上看,陛下此时应该已经到达边境的晋阳城,晋阳城是一座郡城,城防设施还不错,此地有五万并州卫边军,如果死守的话,守上十天半个月没有问题。”
刘基接着说道:“我担心的是陛下如果不在城内,而是在行进中遇到袭击的话,那就真的麻烦了,这三十万兵马如果突然发动袭击的话,就算并州军及时支援,也是绝对没有可能抵抗的。而且此次完颜军的行动非常隐秘,我们现在完全不知道完颜军的具体动向,也许他们现在才刚刚得到情报刚刚出发,也许他们没有得到情报时就已经秘密出发靠近并州隐蔽集结待命。”
李牧指着沙盘说到:“不管怎么样,我们必须以陛下目前已经安全进入晋阳城为前提展开行动,现在非常棘手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兵力不足。
薛孟陵上来就冲着邓云的屁股踹过去,“你大爷的才变成鸭,你全家都变鸭。” 邓云虽然领兵的能力不如薛孟陵,可是身手远在薛孟陵之上,所以轻松地躲过了这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