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久违的重逢

不止高羽,还有一众官员也在这一刻见到了自己的家属。像许虎和松赞卓雅这对夫妻,也是几个月没见面了,许虎抱着自己的儿子许仪,脸上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那是一种久别重逢的幸福和满足。

这个时候,李华梅和阿史那雪也缓缓走了过来。高羽抬眼望去,发现两个人似乎胖了不少,还打趣地问道:“二位夫人,都说为伊消得人憔悴,你们两个怎么还胖了?” 他的语气轻松诙谐,带着几分调侃。

在一旁的高晴,听到高羽如此嘴贱,瞬间柳眉倒竖,一个箭步冲上前就拧住了高羽的耳朵说道:“你还好意思说,你一哆嗦就完事了,梅儿和云儿这一路上吃了多少苦你知不知道?” 她的语气中充满了对妹妹们的心疼和对高羽的嗔怪,那气势汹汹的样子,仿佛高羽要是敢反驳,她能当场让高羽好看。

高羽被拧得龇牙咧嘴,连忙拍着高晴的手说道:“大姐我哆嗦什么啊,赶紧松手松手,疼......” 他的脸上露出求饶的表情,那模样与平日里威风凛凛的燕王形象截然不同,倒像是个调皮捣蛋被姐姐教训的孩子。

高晴看到高羽求饶,这才悻悻地放开手,可嘴上还是不饶人:“哼,下次再敢胡说八道,看我不拧掉你的耳朵!” 一旁的亲卫们都在偷偷地笑,燕王殿下在他们眼中可是犹如战神一般的存在,在战场上杀敌无数,威风凛凛,唯独在这个长公主面前只有被蹂躏的份,没办法,这就叫血脉压制。

高羽揉着耳朵,故作严肃地说到:“笑什么笑,都不许笑。” 然而,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尴尬,但更多的是对家人的宠溺。那假装生气的模样,反而让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高晴问道:“臭小子,你姐夫呢?” 说实话,当听到大将军阵亡的时候,高晴吓了一大跳,幽州可是有两个大将军,一个是大将军李牧,一个是先帝亲封的征东大将军薛孟陵,后来才知道是李牧阵亡,高晴虽然也难过,但是总算是稍稍放下了心来。

高羽说到:“薛将军带领大军去了襄阳,算日子差不多应该到了。” 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希望薛孟陵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这时徐若云走上前来,在高羽耳边轻轻说了几句。高羽一听,眼睛一亮,惊喜地说道:“真的?” 徐若云微笑着点了点头。

原来,从幽州出发后,李华梅和阿史那雪就发现自己怀孕了。但是此时高羽正在领着大军在外征战,为了不让高羽分心,所以一直瞒着此事。如今,两个人都差不多有四五个月的身孕了。

高羽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他上前将两女拥入怀中,惭愧地说道:“是本王不好,让你们受苦了。”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愧疚和心疼,那温柔的语气仿佛能融化一切。

李华梅抚摸着高羽左臂上缠着的绷带,眼中满是关切,轻声说道:“殿下,伤口还疼吗?”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仿佛高羽的伤痛比她自己的还要重要。

高羽这才反应过来,急忙说道:“没事,小伤,都快好了。” 他不想让妻子们为他担心,故意表现得轻松自在。

然后高羽对着阿史那雪说道:“在幽州的时候我见到了小妹,她已经成亲了。”

阿史那雪说道:“是吗,小妹今年正好十六岁,确实到了该成亲的年龄。” 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高羽无奈地笑了笑说道:“可惜啊,咱们这个妹夫厉害得狠,几次差点要了本王的小命,连大将军都被他杀死了,所以将来我是一定要为大将军报仇的。”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那是对战友的承诺和对敌人的决心。

阿史那雪知道高羽和李牧之间的深厚情谊,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说道:“妾身只求将来如果可以的话,夫君能留小妹一命。”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祈求。

高羽点了点头说道:“可以,只要她愿意投降,我保她性命无忧。” 他的语气坚定,给了阿史那雪一个安心的承诺。

大军就地休整了一日,第二日,高羽接到了荆州方向发过来的三封战报。

第一封是杨林发来的,杨林和窦固已经于两日前攻占了江夏城。高羽看着战报,心中暗自赞许:“杨林和窦固果然不负众望,江夏城的攻占为我们前往荆州的打通了道路,很好。” 他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对将领们的出色表现感到由衷的高兴。

第二封是江陵来的,分别是张文远和文聘发过来,张文远禀报已经控制了江陵城和荆州卫大军,并且缴获三百万石粮草,大军已经按照原计划,开始进军长沙和武陵军。高羽不禁拍案叫绝:“文远不愧是良将,此等战功,实乃我军之幸!”

第三封是薛孟陵发来的,荆州刺史李善长得知燕军前来,没有抵抗,直接选择开城投降。高羽看完,心中大定,终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说道:“如此一来,荆州局势已定,接下来就是如何安置百姓,恢复生产,巩固防务了。” 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而坚定,开始思考下一步的计划。

刘基说道:“殿下,可以通知合肥那边开始行动了。”

高羽说到:“好,劳烦刘先生立刻休书一封给孔亮和孙长卿,命令孔亮、宋辞、王平带粮草辎重和百姓立刻向东赶往荆州,命令孙长卿和窦宪率领三个豹师断后。百姓们到达荆州后,具体怎么分配就让孔亮大人决定吧,原则上原幽州一个郡的百姓还是分在一个郡,不要拆分。另外给狄英传信,让他开始在已经占领的各郡修建房屋,准备接收安置百姓,现在是七月,我们有三个月时间为百姓们准备居住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