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第三次参选

7月初,罗马军在埃塞地区大败,阵亡3万多人。这是两个月前老墨亲自策划的围剿计划,集中了20万本土军和20万殖民军,1000架飞机、3000门各种火炮。可没想到,面对武器落后的埃塞反抗军,竟然大败而归。

林奇有点好奇,找来露西娅问了情况。原来,从1936年之后,埃塞地区的游击队和反抗军越打越多,到今年,估算超过50万人,活动范围扩大到了索马里地区。

埃塞围剿战之前,罗马军已从全面占领龟缩到镇守交通要道和大城市,四分之三的占领区丢给反抗军。

老墨是大战胜利者,岂能容忍反抗军在自己的地盘嚣张,于是仓促制定了一个围剿计划。

计划比较常规,那便是围绕埃塞地区,采用大包围圈和小分割圈的战术,欲图蚕食分散的反抗军武装。

罗马军一开始小有成效,之后就不行了。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高原和沙漠地带,40万人怎么够。

反抗军抵抗多年,游击战术非常熟练,利用包围圈空隙,四处袭击,让罗马军疲于应付,后勤得不到保障。罗马国战机在大山中找不到准确的轰炸目标,效果不佳,随意乱炸,又导致更多的人变成游击队。

在双方拉锯战中,反抗军联合起来,队伍壮大,最终在6月末发起反击,击溃了东面的罗马军。从1936年起,罗马军在埃塞地区就没怎么占优势。

“陛下,埃塞反抗军中有苏盟人的身影。”露西娅认为,埃塞反抗军能打,和苏盟人有关。

无论是民间的还是官方的,苏盟多多少少是参与了。

“正常。”林奇倒不意外。

林奇知道,斯塔林一直处于备战状态,时刻担心协约国跨过边境。在协约国大胜后,斯塔林没有像原时空那样大胆吞并波罗的海三傻和索要罗尼王国领土,打造安全空间。

斯塔林很小心,不敢刺激汉斯国,所以,压不住殖民地的罗马国成了苏盟搅局的对象。

老墨啊老墨,真是运气不好啊。

好在,罗马国损失多少对协约国实力没影响,让老墨自己折腾吧。

“对了,苏盟军力有增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