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禾的后背渗出冷汗。他想起父亲说过,当年太后发行债券时,已经对辽东矿藏丰富的地区,和未来的城市商埠,都有过规划,难道太后在那时候,就划上了这些红线?
他不相信。
"万历三十七年,工部探矿队在此处探得金矿……"袁崇焕指着东南边一条从山里流出来的河流,低声道,“春生,你现在知道,为何要将这条河两岸的山脉,画上红线?哪天有空,伯父带你去那里看看,让你知道太后的高瞻远瞩……”
又提醒他道:“商人逐利,他们嗅着铜臭味能追出三百里。这些红线,是朝廷机密,不可示于外人!特别是商人!"
红线里有矿!王嘉禾顿足道:“啊呀,袁伯父,侄儿是不是做错事了?这可怎么办?”
袁崇焕拍拍他的手背,安慰道:“放心!钱陞就算看了,他也记不住那么多!而且他的注意力,主要还是脚下这片土地……
这地方将来,是要建一座城的,如沈阳那样的大城!要有各级衙门、居住区、寺庙道观、学校、商业区、工业区,如果这些土地在商人手里,朝廷要从他们手里买回来,得多花多少钱?
反过来,这些土地在朝廷手里,商人们要建商铺、修货栈,不得从朝廷手里买地?到时候,你的衙门还会缺钱么?”
“哎呀,侄儿没想那么远,只想好好完成目前的工作……”王嘉禾如醍醐灌顶,“幸好有袁伯父在此!”
袁崇焕很受用,心想:王家彦,你与我老袁结亲家,占大便宜了,你这个傻儿子,全靠我老袁提点呢。
“你刚进官场,凡事多个心眼,多写信向你阿爹讨教讨教,拿不定主意的事,先不要做决定,来船厂找我……”袁崇焕指着那地图上的红线,又说,“仔细看看,将你管辖的这片区域,牢牢记在心中!”
王嘉禾真诚地拜谢道:“侄儿谨遵伯父教诲!”
送走袁崇焕,王嘉禾对着墙上的地图,坐了一夜,矿藏、城市
、土地、收入……这些字眼如蓝天上的星星一样,闪烁在他心里,他提起笔给父亲写信,询问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地方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