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不一样的明朝。

[因为剧情需要,历史会略有些改动,所以一些人物会提前登场,毕竟不是严谨的历史文嘛,而是同人文,别写着写着成权谋历史文。]

早朝结束,崇祯皇帝高坐在龙椅上,手中随意翻阅的一本奏折底下跪着的几个官员也不敢说话,如今北有清虏犯境,东有流浪的倭寇肆意袭扰,内有多股农民军起义。

虽然这些对于目前的大明朝来说并非什么难事,但一直这么耗下去,让财政如此紧迫,那要如何中兴大明?

自从当初接过政权,崇祯就深深的明白一个道理,政权是枪杆子里出来的,如今这里最大的问题不是那些文官,而是军队。

他自然是知道那群文官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如此多的好名声文官,总归会有一半是好的,不至于全都是贪。

目前他能信任的人不多,底下跪着的是一些身边的太监,也就那么几个。

根据刚才收到情报,所谓的京城十万军备力量,完全是在骗人,特娘的,不到五万就算了,能打的竟然他喵的才6000,这6000是什么概念?这6000只是6000个稍微壮一点的货色。

而且连甲,火器全都配不齐,那些大炮还特么有的是永乐年间制造的。

火炮还多以小型为主,每年拨下去的军费就占了全国税银多数,他娘的。

东林复社,部分将领,我C你*******

刚才在朝会上,崇祯拒绝接听任何官员的建议,顶着众多辱骂他是昏君,再犯阉党之祸,强行让曹化淳等诸位太监去将6000人剥离出来,组成一个新的营卫。

令其主守卫京师,同时令徐光启和郑以伟主持改革军营,其实就是用这两个人当挡箭牌,暂时吸引一些人的目光,这样才好把一些钱粮运过去。

且这两人私底下与洋人的交易,崇祯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件事情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但能够因此对西方那些洋毛人造成一点震慑,还是很值得的。

大明沿海不能再添加战事了,开支太大了。

也是缓兵之计。

视角回到陕州,湖广,四川等地,此时的左良玉和曹文诏等诸多大明未来的将星全都云集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