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仵作

流浪前夕 诗心疯 2632 字 1个月前

主宇宙二点五宇宙年四十五恒星年二千禧年地球历二十四年

申月十四 多云

屠户之业,赶尸仵作之为。此为卯正起榻出寝之先课。登科无高低贵贱之分,岂别于三教九流陋之。不知因何而眷偏兮,胜人之善。或因荒年之饥馑兮,视若佳肴。故于寨馆而暴食,以解其降。午下,思枷之愈深兮,竟讨吾以缴文。无为朝廷之奉命义,滥竽以充。

吾心戚戚,然无可如何。环顾四周,皆漠然之态。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何至于斯?忆往昔,礼仪之邦,道德之士比比,今则蝇营狗苟,唯利是图。吾虽一介布衣,然心怀天下,不忍见此乱象。

乃独坐沉思,欲寻一解困之法。思之良久,不得其解。忽闻窗外鸟鸣之声,清脆悦耳,心稍安。遂起身,推窗而望,见绿树成荫,繁花似锦,顿感心旷神怡。然念及当前之困境,又复忧愁。

此时,有一老者路过,见吾愁眉不展,乃问曰:“后生何忧之有?”吾具以实告。老者笑曰:“汝乃多虑矣。世之变迁,自有其道。汝当顺应时势,不可强求。屠户之业,虽为卑贱,然亦有其用。赶尸仵作,虽为诡异,然亦为其职。不可因其名而轻之。”吾曰:“然吾心不甘,欲有所为,奈何无从下手。”老者曰:“汝可从自身做起,修身立德,以正己身。然后可影响他人,渐而改变世风。”吾闻之,若有所悟。

遂闭门谢客,潜心读书。日夜不辍,以增学识。读圣贤之书,悟道德之理。渐而心明眼亮,对世事有了更深之认识。

一日,吾偶读《论语》,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之句,心中豁然开朗。吾当以君子之道自勉,不为外物所扰,保持内心之平静。又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乃知吾当虚心向他人学习,不可骄傲自满。

如此数月,吾学识大增,心境亦为之一变。不再为琐事而烦恼,而是以积极之态面对生活。乃思及老者之言,欲以己之力影响他人。

于是,吾走出家门,与邻里交往。见有纷争者,吾则以理劝之,使其和解。见有贫困者,吾则施以援手,助其渡过难关。众人见吾如此,皆感诧异。然久而久之,亦受吾之影响,邻里之间更加和睦。

吾又思及朝廷之弊,欲上书进言。然吾深知自身之力微薄,恐难达天听。乃广交有志之士,共同商讨对策。众人皆感吾之诚意,纷纷响应。

吾等聚于一处,各抒己见。有人曰:“朝廷腐败,贪官横行,当以法绳之。”有人曰:“民生困苦,当减税赋,以解民忧。”有人曰:“教育乃国之根本,当兴学校,育人才。”吾听之,皆以为然。

乃共同起草上书,详述朝廷之弊及改进之策。书成,吾等四处奔走,欲寻一途径呈于朝廷。然历经波折,皆未能如愿。吾等并不气馁,继续努力。

一日,吾听闻有一清官,为官清正,爱民如子。吾等大喜,乃前往拜访。清官见吾等之书,深为感动。曰:“汝等所言甚是,吾当尽力呈于朝廷。”吾等感激涕零,拜谢而去。

数月后,朝廷传来消息,对吾等之上书有所重视,欲进行改革。吾等闻之,欣喜若狂。乃继续关注朝廷之动向,希望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然而,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朝廷内部阻力重重,贪官污吏不愿放弃既得利益,纷纷阻挠改革。吾等见此,心急如焚。乃再次上书,恳请朝廷坚定改革之心,不可半途而废。

朝廷见吾等之决心,亦感压力。乃加大改革力度,严惩贪官污吏,推行利民之策。民生逐渐改善,社会风气亦为之一变。

吾等见改革初见成效,心中稍安。然吾深知,改革之路漫长,不可懈怠。乃继续关注社会动态,为改革建言献策。

数年之后,国家日益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吾等之功虽微,然亦感欣慰。回顾往昔,感慨万千。吾等以微薄之力,推动社会之进步,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吾乃思及自身之成长,深感读书修身之重要。若非当初老者之指点,吾恐仍在迷茫之中。乃决定继续弘扬君子之道,影响更多之人。

于是,吾开设学堂,招收学子,传授圣贤之学。学子们皆勤奋好学,尊师重道。吾悉心教导,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有道德、有学识之人。

数年之后,学子们学有所成,纷纷步入社会。他们以君子之道待人接物,为社会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吾见此,心中甚喜。

吾之学堂名声渐起,吸引了更多之人前来求学。吾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堂成为了培养人才之摇篮,为国家之发展做出了贡献。

岁月流转,吾已年迈。然吾之心仍系于国家之未来。吾常告诫学子们,要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之繁荣富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