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有吉。
来自齐鲁大地农村的一个小伙子。
一九九五年,我考上了省城济南的一所大学。
像迷惘的一代那样,我也曾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困惑、迷茫、无助和挣扎。
在高中时期,我本是重点班的一名学生,最好的时候,曾经拿到年级第二名。
进入高三之后,我的名次下来了,变成中不溜的了。
即便如此,我的学习底子还是很雄厚的,我高考的分数并不低,583,在当时是干净利落地逾越了本科录取线。
我的幼儿园时期,是不太成功的,扮演大灰狼的机会被堂哥争去了,让我懊悔到今天,哈哈哈。
小学时,由于生日小,上了一年级之后,老师要求我重新再上。只记得,第一次上小学一年级,总是听不大懂,经常挨小棍儿,小棍儿就是老师的教鞭,抽一下火辣辣的。
我哪儿拿得准啊,就去问妈妈,妈妈那时在村里的冰棍儿厂,妈妈说重上就重上吧,重上以后,你们的老师是修老师,修老师是一位富有教学经验又很严厉的老师,你做她的学生,学习成绩会更好。
说来也奇怪,自从我重上小学一年级之后,我的学习成绩犹如开挂一般,一直是班里第一名,几乎都是。
到了完小,也就是完全小学,那时十里八乡的三四五年级学生聚在一起,就叫完全小学,简称完小。
印象中两件事儿最深刻。
一件事儿,同村的同学李云峰,在上完小的路上总是嬉皮笑脸地惹呼我,急眼了我把他撩翻在地,问他服不服,他还是嬉皮笑脸的。
另一件事儿,我爱喝“箍汤”,箍汤是我们那儿的方言,普通话就是疙瘩汤。一次,爸妈做的箍汤实在是太好喝了,我喝了好几碗,走在路上总觉得胸闷的慌,实在不行,用手指抠了抠嗓子眼儿,吐出一大堆,总算舒服多了。好糗啊!
初中,我有两个选择,到本村的初中,或邻村的初中。机缘巧合,通过本村人的介绍我去了邻村初中。我依然是班里的班长,有时班里的同学不服从课堂纪律,让我很是恼火。
初中的时候,一位同学和我挺要好,他叫王明亮,家里条件很好,父亲是个包工头,有本事,挣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