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嫔和平嫔都是与她同一批进宫的,也算是宫中的老人。耿嫔膝下有三阿哥,而平嫔膝下有七阿哥和三公主。两人与宜修的关系都算是良好,既无深仇大恨,也无过分亲密,这让宜修在猜测时更多了几分犹豫与不确定。
“皇后娘娘会如何抉择呢?”宜修心中暗想,“不过,无论皇后选择哪一位,对我来说,似乎都不是坏事。
想到这里,宜修不禁露出一丝微笑。她深知,在后宫中生存,最重要的是审时度势,灵活应变。无论皇后最终做出怎样的决定,她都有信心以自己的智慧和手段,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保持不败之地。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宜修精致的面容上,她轻抚着案头的茶盏,心中已有了几分定数。昨日的猜测,她最终倾向于耿嫔,因为平嫔虽有两个孩子,但册封时间尚短,皇上或许会出于平衡考虑,更倾向于给予耿嫔一份恩典。然而,后宫之事,瞬息万变,她的猜测也仅仅是一种可能。
正当宜修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宫中的消息如同春风一般迅速传播开来——太后突然将皇上召去了寿康宫。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后宫的众人都感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在寿康宫内,太后端坐于上首,面容慈祥却又不失威严。她缓缓开口,道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哀家听说你要将甄氏迎回宫中,心中甚感欣慰。不过,哀家这里也有一事相求,想为你求个恩典。”
皇上闻言,连忙上前几步,恭敬地答道:“皇额娘言重了,您有什么事情尽管与儿子说便是。”
太后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惠贵人侍奉哀家多年,尽心尽力,本想着让她抚养个公主也就罢了。但如今你要将甄氏迎回宫中,那公主自然也要回到她生母身边。哀家心中实在不忍,若是哀家有一日不在了,惠贵人可怎么办。”
皇上闻言,心中已有了计较,他温和地笑道:“皇额娘放心,儿子明白您的意思。朕决定晋惠贵人为惠嫔,以示对她的重视。这样,她在后宫中的地位也更加稳固了。”
太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随即又问道:“那皇上打算给甄氏什么位分呢?”
皇上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朕决定赐甄氏甄佳氏之姓,抬为满军旗,册为熹妃迎回宫中。至于理由嘛,就说是为了祈国运昌隆,甄佳氏在生下九公主之后自愿出宫为国祈福。这样一来,她回宫便不再是废妃之身,而是带着荣光与使命归来的。”
太后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这样甚好,既保全了皇家的颜面,又给了甄氏应有的尊重。不过,既然是为国祈福回来的,那回宫之事就不宜太过铺张。哀家看长春宫还算清净雅致,就让她住进去吧,只是需得先整修一番。”
皇上连忙应承道:“儿子一切都听皇额娘的安排。”说完,他心中暗自思量,太后此举虽是对甄氏的恩典,但背后却也透露出了对后宫局势的微妙调整与平衡。而这一切,都将在不久的将来,逐渐显现出其深远的影响。
宜修通过技能注视着皇上与太后之间的对话,心中暗自盘算着自己的下一步棋局。她深知,每一次后宫的变动都是权力与利益的重新洗牌,而她,正是这盘棋局中不可或缺的一枚棋子。
随着太后与皇上的决定尘埃落定,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精心布下的另一枚棋子即将启动,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期待。
随后,画面一转,我们来到了养心殿。这里,是皇上处理朝政、接见后妃的地方,此刻正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庄重的气氛。
钮祜禄皇后,身着华丽的宫装,手持精心准备的晋封名单,缓缓步入养心殿,向皇上求见。她行完礼后,恭敬地将名单呈上,只见那名单上赫然列着熹妃甄佳氏、欣嫔宋氏等人的晋封信息,以及她们即将迎来的新身份。
皇上接过名单,仔细浏览了一遍,眉头微微一皱,似乎对这份名单并不完全满意。他抬头看向皇后,淡淡地问道:“就这些吗?”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质疑与期待。
皇后见状,心中虽有些忐忑,但仍保持着镇定与从容。她斗胆上前一步,轻声说道:“臣妾斗胆,还想替郭佳嫔、赫舍里贵人等几位妹妹向皇上求个封号。她们在后宫中勤勉侍奉,实乃后宫之福。若能得到皇上的恩典,定能更加激励她们为皇上尽心尽力。”
皇上闻言,略作思忖后,缓缓开口:“既然如此,朕便依你所请。熹妃甄佳氏择日迎回宫中。欣嫔宋氏晋为欣妃、耿嫔耿佳氏晋为耿妃,这些都没问题,她们两个都是后宫中的老人了。
至于陆嫔赐号柔,取其温婉柔顺之意,她将小五照顾的也很好;郭佳嫔,便赐号容吧,愿她容颜永驻,毕竟还得看着小六的面子上;安嫔赐号文,彰显其文静有理,安嫔也入宫年久了,也当得;惠贵人晋为惠嫔,褒奖她对太后勤勉侍奉;赫舍里贵人则赐号丽,有孕已经晋封一级,赐个封号表示朕没薄待她;叶贵人赐号宁,她的性子不争不抢,此号也当得;至于孙常在和周答应,也按你所请,分别晋为贵人和常在。”
随着皇上的一番话落,皇后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而宜修,虽然身在远处,但也能感受到这股来自后宫深处的暗流涌动。她知道,这场权力的游戏才刚刚开始,而她,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接下来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