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甄嬛回宫(3)

皇上闻言,轻轻抚了抚额角,似乎在沉思着人选的问题。他缓缓说道:“确实,此事关乎皇室颜面与后宫安宁,必须慎重考虑。朕需找一个既能代表朕的心意,又能妥善安排一切细节之人。”

正当皇上与皇后商讨之际,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太监匆匆进来,躬身禀报道:“启禀皇上,果郡王已经回京,此刻正在宫外候旨。”

这一消息如同平地惊雷,让原本就略显凝重的氛围更加紧张了几分。皇后心中虽有千般思绪,但面上却不动声色,她轻轻欠了欠身,以一副温婉贤淑的姿态说道:“既是果郡王归来,那臣妾便不打扰皇上与郡王商议要事了。臣妾告退,回宫准备迎接熹妃妹妹的归来。”说完,皇后便带着宫人缓缓退出了养心殿。

果郡王风尘仆仆地回到宫中,面容略显疲惫却难掩心中的激动与不安。他跪在皇上面前,恭敬地叙述了自己在外的惊险遭遇:“皇上,微臣此番外出,不慎被准格尔的细作所掳,幸得上天庇佑,微臣拼死逃脱,历经千辛万苦,终得以安全返回。此等凶险,让微臣更加明白,我大清安宁之不易,微臣愿誓死护卫皇上,护卫我大清江山。”

皇上闻言,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既有对果郡王安危的关切,也有对边疆局势的忧虑。然而,他很快便收敛了情绪,语气沉稳地说道:“果郡王忠勇可嘉,朕心甚慰。只是,眼下朕确有一件极为要紧之事,需你亲自去办。”

果郡王闻言,立刻正色道:“微臣愿为皇上分忧,万死不辞。”

皇上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几分温柔与决绝:“朕决定,要迎熹妃回宫。她,便是从前的莞嫔,朕心中一直挂念之人。朕想让你作为册封使,亲自前往甘露寺,迎熹妃回宫,重归朕的身边。”

此言一出,果郡王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波澜。他深知熹妃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也明白这一任务的重中之重。但他更明白,自己作为皇上的臣子,必须无条件服从皇上的命令。于是,他再次跪拜,声音坚定而有力:“微臣领旨,定不负皇上所托,将熹妃娘娘安全迎回宫中。”

皇上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欣慰。他知道,果郡王是值得信赖之人,他相信,在果郡王的努力下,熹妃定能顺利回宫,而他与熹妃之间的情感纠葛,也将迎来新的篇章。

深秋的十一月,寒风渐起,落叶纷飞,却挡不住紫禁城内的喜庆氛围。果郡王身负皇命,历经数日奔波,终于将熹妃安全迎回了这金碧辉煌的宫墙之内。熹妃身着华美的宫装,头戴璀璨的发饰,步伐轻盈而庄重,她的归来,仿佛为这深宫大院带来了一抹温暖的春色。

册封之日,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在太和殿前,为这场盛大的仪式增添了几分神圣与庄严。熹妃与众多新晋或晋封的嫔妃一同,在礼乐声中缓缓步入大殿,她们或端庄温婉,或娇艳动人,各自展现着不同的风采。然而,在这众多佳丽之中,熹妃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存在,她的归来,不仅是因为她曾经的地位与荣耀,更因为她与皇上之间那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

正如皇后所预料的那样,后宫之中因着这次大封,原本对熹妃回宫充满议论与猜测的声音渐渐平息了下来。嫔妃们或出于敬畏,或出于自保,都选择了沉默与观望。她们深知,熹妃的归来,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荣耀与胜利,更是皇上意志的体现与后宫格局的一次重大调整。

熹妃回宫后,被安排入住了长春宫,这座宫殿虽新整修过,却也透露出几分清冷与孤寂。她漫步于宫宇之间,心中不禁生出许多感慨。宫中的局势,远比她离开时更加错综复杂,与她先前的想象大相径庭。好在惠嫔将一些她从前的人手以小允子为首的人送了回来,也缓解了一些燃眉之急。

皇后,这位后宫之主,以其威严与智谋,牢牢掌控着后宫的权柄,使得众嫔妃皆需仰其鼻息。贤贵妃,作为皇后的得力助手,两人之间形成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共同维护着后宫的秩序与平衡。而淑妃,则如同后宫中的一股清流,她不愿与皇后同流合污,始终保持着独立与清醒,也因此成为了皇后眼中的钉子。

熹妃深知,自己若想在这后宫之中立足,就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盟友。然而,她并不想轻易与淑妃合作,因为淑妃可能会给她带来更多的麻烦与风险。于是,她将目光投向了贤贵妃,这位看似温婉实则心机深沉的女子。

一日午后,熹妃精心装扮一番,带着几分忐忑与期待,前往贤贵妃的宫中探底。她步入贤贵妃的寝宫,只见室内布置得雅致而不失奢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果香,让人心旷神怡。贤贵妃早已等候多时,她面带微笑,迎上前来,与熹妃寒暄几句后,便引领她至内室坐下。

两人品茗论道,话题渐渐深入。熹妃巧妙地引导着话题,试图从贤贵妃的言谈举止中窥探出她的真实意图与立场。贤贵妃也不愧为后宫中的智者,她言辞谨慎,既不透露过多信息,也不让熹妃感到被冷落。两人你来我往,交锋数回合,气氛既紧张又微妙。

经过一番试探与交流,熹妃对贤贵妃有了更深的了解。她发现,贤贵妃虽然与皇后合作无间,但内心深处却也有着自己的盘算与野心。她不愿意成为皇后,想安心的在宫中活下去,所以选择了支持皇后,而熹妃的归来,无疑为她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