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苓怎么办?”
“答案其实,很明显,很明显。”
“我做剧情的时候将茯苓带进去了,结果我发现,爱莉希雅的选择并不会因为某一人的意志而改变,就算是茯苓。”
“那个时候,我就意识到了。”
“选择爱莉希雅,是我做的,最愚蠢的决定。”
“因为她给茯苓带来的,注定是悲剧。”
“还记得,那篇原本的前文明结局吗?”
“没错,那是我在乐土剧情出完之前写的。”
“我原本打算,让茯苓成为律者,然后假死,去往现文明。”
小主,
“然后让她像奥托那样复活英桀们。”
“可是后来.....一切都变了。”
“一切的打算被推翻,谋划被改写。”
“一点点的,一点点的,剧情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或许,就是当我真正了解爱莉希雅的那一刻开始吧。”
“爱莉希雅平等的爱着每一个人。”
“这句话很美好,但是也很残酷。”
“她的爱不应该发生偏移,让她对一人产生稍微倾斜的爱,已经是在破坏她的形象了。”
“我很清楚,我不能继续下去。”
“我也很清楚,爱莉希雅,不可能会为了谁放弃所有人,放弃这个世界。”
“所以,最后的结局诞生了。”
“爱莉希雅骗走茯苓,是她对茯苓最后的爱。”
“茯苓拼命回到爱莉希雅身边,是茯苓对爱莉希雅不变的爱。”
“我说过好多次,爱莉希雅和茯苓的爱不对等。”
“爱莉希雅爱茯苓,但是她的爱就像是从猫粮碗里挖出的一小勺,让茯苓独享。”
“茯苓爱爱莉希雅,茯苓的爱,却是将一整碗猫粮,全部推向了爱莉希雅。”
“除了爱莉希雅,没有人可以触碰。”
“这又怎么能够对等?”
“茯苓和爱莉希雅的爱结局是悲剧,我从那一刻起就知道了。”
“没人能得到爱莉希雅所有的爱,没有人。”
“爱莉希雅爱人,爱着这个世界胜过了所有,甚至胜过爱她自己。”
“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杀了茯苓就能拯救这个世界。你们猜,爱莉希雅会不会动手?”
“注意,爱莉希雅没有其它选择。只有杀了茯苓,或者世界毁灭两个选项。”
“我想,大家心中都有答案,我也有。”
“但是.....嘘,请不要说出来。”
“让这个答案埋在我们的心底就好了。”
“其实,在这个爱与被爱的故事里,爱莉希雅和茯苓都没有做错什么。”
“我们常说,在大爱面前,小爱不值得一提。”
“我们也听过许许多多的,为了家国牺牲小家的人们。”
“我们不能去指责他们,因为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英雄。”
“只是当站在小家的角度上来说,这的确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
“不是吗?”
“大家应该很好奇,上一章我为什么要写那种东西吧?”
“看起来像是....自娱自乐?”
“毕竟自己笔下的角色和自己对话什么的,一看就感觉,太假了吧?什么的。”
“可是啊,如果可以的话,我的确,想和茯苓真正的对话一次。”
“我想问她,她怪不怪我?对于我写出的结局,她是否感到满意?或者感到气愤?”
“我不知道。”
“因为她无法打破第四面墙。”
“第四面墙,是一堵不存在的墙。以前的舞台戏剧有左右后三堵墙,唯独面向观众的那一面没有。”
“舞台戏剧要求演员们无视台下的观众,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角色里。所以,‘第四面墙’这个术语,应运而生。”
“它是一面单向的墙,是观众看得见演员,演员看不见观众的墙。”
“是一面,不存在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