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脚下的村户都用完了饭,正三三两两在一处说话,孩童又在一旁追逐打闹。
见着虞秧和谢迟出现,众人都止了声,齐齐看向二人。
一老叟突然笑说:“老头子下午不是眼花,真有神仙上了山啊。”
虞秧晓得神仙说的肯定不是自个。
虽说她也不矮,放现代也有一米七的身高,但作为男神仙,确实是失了些仙气。
谢迟倒也不害羞。
他虽生得不可亵渎的样子,但人却很接地气,很亲近人。
这会朝众人弯眸笑得灿烂。
正给孩子洗泥巴的婶子一见此,就放开了问:“公子是去爬山吗?看瀑布走的可不是这条路,这条路上不了山顶。”
妇人的官话说得很是磕巴。
谢迟温声道:“多谢婶子提醒。确实只瞧着了半山腰处一庙宇,就是不知是何庙。”
小主,
“山神庙,不过没人拜祭了,荒了!”大家一听谢迟应话,纷纷凑了过来。
谢迟摸了摸腰间的荷包,竟然掏出了几颗包着的饴糖,递给了好奇的孩童。
他微微弯腰,朝孩童笑说:“初次相见,平安康健。”
大人们眼神愈加和煦。
唯有虞秧惊讶。
孩童散开时,谢迟才问村民。
“瞧这青石阶梯,想来庙宇也曾香火鼎盛过,如今怎就荒了?”
他解释道:“在下是书生,在写游记,便想知晓些民俗典故。”
被谢迟问话的大汉挠了挠头发,有些脸红道:“书生啊,看出来是读书人了。那庙久了,我也没拜过,刘爷应该知晓。”
村民让出路,看向了老叟。
老叟拄着拐杖走了过来。
“那庙确实久咯。还是我爷爷铺的石板,说是那会,这浮阳县遭贼人烧杀劫掠,亏得来了个神仙,将那伙贼人赶走了,因着那神仙是从这山里出来的,大家就都说那神仙是山神,就在这半山腰建了山神庙。我年轻那会,这世道不是又乱了嘛,这庙就被一伙山匪当窝住了,久而久之,大家不记得那山神了,庙也就荒了。”
他问谢迟:“后生,这可以记到你那游记中去吗?”
谢迟笑说:“很是有用,多谢老人家。”
老叟乐出一口没牙的嘴,说:“那你可得记,那庙是我爷爷建的。”
谢迟取出手札,问:“可否老人家的祖父是何姓名?”
老叟说:“我爷爷叫刘早儿,我叫刘具。”
“我叫刘小山!”光着屁股的孩子大喊。
众人哄笑。
谢迟含笑记下名字,“多谢诸位。”
和村民告别后,谢迟递给虞秧一枚饴糖。
“还剩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