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小满也是。

他正拿着他的玩具给大壮哥哥和小宝哥哥。

他一本正经的,“大壮哥哥,小宝哥哥,你们俩拿了我的玩具就是我的人了,可一定不能忘了我啊,要记得来找我玩。”

大壮和小宝一边一个拉着小满的手,保证道:“小满弟弟你放心,我一定不会忘了你的,你永远都是最好的小满弟弟。”

小满很大方经常带一些吃的给周围的小朋友分享。

周围的小朋友都喜欢跟他一起玩,不过他最喜欢的还是大壮和小宝。

……

这个房子虽然他们只住了大半年,但是里面所有的东西加起来,确实是不少。

装了整整一个卡车。

所有的东西装好后,沈静瑶抱着小满坐在副驾驶上,王母抱着小石头和刘慧兰挤在后面一排。

除了沈静瑶他们都是第一次坐车,其他人都新奇的看着车里的一切。

小满更是如此。

他化身成了十万个为什么,指着车里的东西问道:“妈妈这个是什么,那这个呢 哪个呢?”

沈静瑶也会开车,对这些东西也不陌生。

她没有一点不耐烦,都一一给小满讲解。

后面听这他们母子俩说话的刘慧兰和王母才知道,原来瑶瑶也懂这些东西,他们夫妻可真厉害。

王建清骑上自行车带着媳妇儿,周慕双也骑着沈静瑶他们那辆车跟在后面。

周慕言把车开进胡同里,停在家门口。

王建清他们一家人是第一次来这里。

看见这栋宅子,他们是真的被震撼到了。

搬着东西进了宅子,过一道大门又一道大门,王建清彻底被征服了。

他看着正院里开着花的秋海棠和郁郁葱葱的常青树出神,这些都是周慕言去弄来的。

“周哥,这是以前大官住的房子吧。”

周慕言:“我不知道,你多努努力,也能住上跟这个差不多的房子。”

“嗯,我一定会努力的。”王建清坚定的点头,他也要在这附近买一座宅子,跟他周哥做邻居。

刘慧兰和周慕双虽说来过一次,但是现在翻修好的房子对她们的冲击力更强。

乖乖,以前地主老爷的房子都没有这么大,这么好。

王母也是一脸羡慕,“老姐姐,你们家老三可真有出息啊。”

刘慧兰笑得脸上的褶子都多了几条。

“你们建清也很出息,这些都会有的,只是时间问题。”

王母转念一想,也是,他们家建清已经比大部分的人优秀了。

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人要学会知足。

沈静瑶和周慕言的房间是正房东边那间房,房间非常大,周慕言隔了一个衣帽间出来,连接的那间耳房他改成了厕所。

厕所里面装了浴缸,淋浴,抽水马桶,蹲便这些。

小满则住在西边那间房,现在有条件了,就让他自己一个人单独住一间房。

里面的床这些周慕言都给他准备好了。

至于刘慧兰和周慕双,看她们自己,想睡哪间房就睡哪间。

等他们把所有的东西收拾好,时间已经到了下午。

都累了,也不想在家里做饭了。

周慕言直接带他们去某来顺吃羊肉汤锅。

……

时间飞逝,一晃就来到了寒假。

这次是周慕言和沈静瑶去的南方,带了六万块现金去,都放在了沈静瑶的空间里。

他们除了服装和电子类的产品,沈静瑶还买了女士鞋子,蛤蟆镜,头绳,皮带一类的小东西。

最后,她自己拿了几百块钱出来,给家里人都买了礼物,还有沈父沈母他们的。

他们年前就会到京市来。

六万块的货物还是有很多,他们来这边也租了一个临时仓库。

他们趁半夜没人的时候把所有的东西都收进了空间里面。

第二天就踏上了回京市的火车。

回家之前,周慕言去找了一辆车直接把东西运回了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现在家里地方大,周慕言直接把倒座房的两间房改成了仓库,把东西搬进里面锁好。

他们回了京市。

周家村大队,周家人也要开始动身去京市了。

徐秀娥和顾云芝俩人把家里两只老母鸡都带上了,还有菌子,木耳,干货,还有风干的野鸡和兔子。

再加上其他一些东西,他们挑了几大挑东西去火车站。

徐爱民帮着把他们送到了省城火车站,他去了邮局。

把给周慕言的回信寄给了他。

经过这半年,他想清楚了。

他要去京市,他想跟着周慕言,让他干什么都行。

他不想很多年后,再次见到言哥的时候,他都不敢上前去给言哥打招呼。

这辈子,就算他不能成为言哥那样的人,但是也不要被他甩开太多。

现在机会摆在他的面前,他必须要抓住。

与此同时,苏市,沈家也在收拾包裹准备前往京市。

沈母看着地上的行李感叹,“要是老二一家人也回来了该多好,我们一家人就能团聚了。”

现在沈静远又升职了,已经是副团长了。

孩子也有了两个,他们上一次见面还是老二家小儿子出生的时候。

许知意知道婆婆最惦记的就是二弟和小妹。

她笑着安慰她,“妈,二弟不是说明年暑假的时候就会带着弟妹和孩子回来探亲,到时候再一起去京市看小妹也是一样的。”

沈母点头,“对。”

第二天钢铁厂家属院的邻居看见他们提着大包行李往外走。

“云秀,快过年了,你们这一大家人要去哪儿?”

沈母笑着,“我们要去京市过年。”

“京市?对了,你们家瑶瑶在京市念书,他们在京市安家了?”邻居问道。

沈母很骄傲,“是啊,女儿女婿在京市买了房子,要让我们过去过年。”

“那可真好啊。”

“嗯,先不说了,不然火车要来不及了。”

“好,快去吧。”

他们走后,身后的人都投来了羡慕的眼光。

那是京市啊,他们怕是一辈子都去不了。

之前还有人说沈家那个下乡的女儿嫁给了乡下人,一辈子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