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看着继母,不知该说什么。
以前喜欢不搭理继母,现在想改变,很难。
她半躺着在床上,转身从床头一个抽屉里拿出一张银票,是她带过来的陪嫁银子,是祖母“逼着”继母多给了她。
银票都是一张一百两的,她拿出一张,递过去。
“母亲,这是我给大妹的,等我能起身了,我再挑几样首饰给大妹,都是我婆婆给我的。”
曹夫人很明显地愣住。
第一,继女月娥除了必要场合称呼她为母亲,其余从来不称呼她。
第二,这么突然地给异母妹妹银两,还要给首饰,为何?
她没有想到什么阴谋论,而是想,怎么嫁人了懂事了?
有些女人嫁人了,在婆家难做才想到娘家的好,可是月娥被的婆婆对她不错,不存在这种情况。
曹夫人想起莫夫人每次看到她都是温和的笑,眼神里有着友好,没有防备。
她这辈子见的最多的就是防备的眼神,她的婆婆,继女,外人,丈夫刚开始对她也是防备,后面才开始相信她。
难怪说有些办法都不会让女儿当填房,太难做了。
她之所以给人当填房,是因为她亲生母亲是填房,后面生妹妹难产没了,她又有了后娘。等她要定亲,后娘故意把她拖到十八岁了,又让她当了填房,还说都说填房难做,那就让你家女儿给人当填房。
后娘却把自己亲生女儿嫁了人当原配,幸好亲妹妹是她求着丈夫给找的人家,不然也得让后娘许配给人当填房。
曹夫人自己跟着后娘长大,理解有后娘的艰辛,一开始她想当个对待继女像亲生的好后娘,可是月娥跟着婆婆长大,受婆婆影响,对她仇视。
那她也就不上赶着,尽量躲着。
一开始对于月娥嫁到何家,曹夫人有点幸灾乐祸看笑话的心态,她和赵夫人熟悉,多少知道何家的情况,何夫人不刁钻,可是有个刁钻的太婆婆,月娥嫁过去日子不好过。
可是没想到何夫人的娘家起来了不说,何夫人啥好东西都给儿媳,还给了她和几个孩子,这有些让曹夫人心里有点酸溜溜,也期盼自己女儿也能遇到一个好婆婆。
那天月娥被婆婆带回来,她当时没有多想为了月娥出头,过后想,自己是想到如果亲生的女儿遇到这种事,她不仅要出头,还会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