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是一个秋天,我们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们踏上了前往农场的旅程。金黄色的玉米地在秋风中摇曳,仿佛在欢迎我们这些即将挥洒汗水的年轻学子。我们的任务是铲地,也就是放秋拢,这是秋季玉米地的最后一次松土,目的是为了让玉米更好地吸收养分,为即将到来的收获季做准备。
秋日的阳光依旧毒辣,尽管已是收获的季节,但太阳的炙烤并未有丝毫减弱。同学们几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劳动,玉米的叶子锋利如刀,刮在汗水浸透的皮肤上,那种疼痛和瘙痒让人难以忍受。我还记得,当时年级领头的同学是从农村来的知青,他的体力、耐力和经历是我们这些城市应届毕业生所无法比拟的。他的身影在田间地头显得格外矫健,仿佛这片土地就是他的舞台。
我从来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人,毕竟我也是在农村小学毕业的,经历过农村的艰苦劳动。他打头,我就要第二垅,紧跟着他的步伐。我们之间的竞争仿佛是一场无声的较量,每一次挥动铲子,都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然而,不久我的手上就起了水泡,那是皮肤与粗糙工具长时间摩擦的结果,也是我与这片土地亲密接触的印记。
每次我们铲地到地头,就会回来接替女生的垅。印象中的一条垅几乎没有尽头,一个上午的时间,我们只能铲完一条垅。午饭就在地头解决,简单的食物在劳累后显得格外美味。然后,我们躺在地头休息,身体疲惫,但心灵却异常充实。
午后的阳光依旧炽热,但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炙烤。我们的身影在田间地头拉得很长,汗水滴落在泥土里,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我们的笑声、谈话声和铲地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劳动画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手上的水泡变成了老茧,那是劳动的勋章,也是成长的见证。我们开始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使用铲子,如何调整呼吸以节省体力,如何在劳动中找到节奏。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我们的意志变得更加坚定。
农场的劳动不仅仅是一种体力上的锻炼,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磨砺。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学会了坚持和忍耐,学会了团队合作和相互支持。这些经历,如同秋日的阳光,虽然炽热,却也温暖人心,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当夕阳西下,我们结束了一天的劳动,身体疲惫,但内心却充满了成就感。我们肩并肩走在回程的路上,谈论着今天的收获,分享着彼此的感悟。农场的劳动,让我们更加珍惜校园的生活,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我们劳动的农场很远可以看到一座山 ,当地人称作大孤山,每当收工时,望着这座孤独的山峰,夕阳的余晖洒在山体上,给它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仿佛在向我招手。
一天收工后,我决定独自去登山,整理好背包,便踏上了这条孤独的登山之旅。虽然有几个同学和好朋友要和我一起去,被我拒绝了,我说我只想一个人去。
起初,路途还算平坦,我沿着蜿蜒的小径,穿梭在田野和茂密的树林间。鸟儿的鸣叫声和树叶的沙沙声伴随着我的脚步,让我感到一种宁静的愉悦。但随着海拔的升高,山路变得陡峭起来,我开始感到有些吃力。汗水顺着额头滑落,我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喝口水,补充一下体力。
就在我蹬到半山腰的时候,突然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呼喊声。让我躲避一下 ,我意识到自己误入了爆破采石的警戒区,心中一紧。警械人员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他们发现了我这个不速之客,急忙呼喊着让我躲避。我迅速找到了一块大石头,躲在后面,直到爆破声停止。
爆破过后,我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心中有些后怕。但我知道,既然已经走到了这里,就没有回头路了。我继续向上攀登,每一步都更加坚定。
终于,我到达了山顶。夕阳已经沉到了地平线以下,天空被染成了一片深紫色。我站在山顶,眺望着远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四周的景色美得令人窒息,但阴面的森林里已经黝黑,夜幕即将降临,我必须尽快下山。
我匆忙地沿着来时的路返回,但天色比我预想的要暗得快。山林里很快就变得漆黑一片,我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一脚踩空。
下到山脚下,天色已经完全黑了,我发现自己迷失了方向。许多村落的灯光在远处一簇簇闪烁,但我却不知道哪一处是我们农场的村落。我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过玉米地和水田,心中不免有些焦急。就在这时,我看到了看守田地的窝棚,便上前询问方向。好在看守人很热情,他指给了我正确的方向。
小主,
我按照他指的方向,继续前行。夜风带着一丝凉意,我不禁加快了脚步。终于,在半夜十二点多,我回到了住处的村落。我看到辅导员张老师和几个男女同学焦急地在村口等待着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张老师没有责怪我,只是关切地问我是否安全。他立刻让同学给我做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安慰我。我吃着面条,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歉意。我知道,我的一时冲动让大家担心了。
第二天,年级领头的同学组织了一次集体登山活动,邀请了所有
吉林大学农场坐落在伊通百家屯,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几乎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农场。这些农场的存在,究竟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和意志,还是为了解决教师的副食补助问题,至今仍然是个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学生去农场劳动课是必修课,是每个学生大学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