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撕逼

“诸葛文你也是得了好处的,自然是替蔡老翁说话!”

“不错,你们都是拿一份,我们凭啥只能拿半份?我们要找王都督说理去!”

“对,大伙儿都去和官府说理去,就凭他们一张嘴,我就是不服气!”

“住口!”蔡丁山一声断喝,脸色铁青,他从袖中取出两张纸来,随手一抖:“你们不是要说理吗?好,都睁大眼睛好好看看,看清楚了再去说理!”

“这,这是什么?”领头的灰衣汉子问道。

“一份是王都督的亲笔书信,说的便是敕书之事,交由蔡老分配!”诸葛文接过两张纸,大声道:“还有一份便是蔡老的分配敕书的章程,十份敕书给当初筹款之人,再拿出十份给这茶桌旁的人,剩下三十份给成都城内的其他商贾!”

“凭,凭什么!”那灰衣汉子看到两张信纸,气势已颓,只是强项着不肯低头:“王都督给予蔡老分配不假,可他老人家没想到你们处事不公,将三十份敕书扣在手里,不拿出来,我等自然要找人说理!”

“哈哈哈哈!”诸葛文听了那灰衣汉子的强辩,不怒反笑:“好你个强辩之徒,幸好我和蔡老早就有防备,来,睁大眼睛看清楚了这是什么?”他将后面一张纸的末尾抵到那灰衣汉子面前,那灰衣汉子小心的看了看:“王恩策?这又是谁?”

“今日教你了,这位署名画押的便是王都督的亲生兄弟,蔡老定下了章程之后不敢擅行,便连夜送到小郎君面前,请他看过了之后才敢施行。你方才说这章程处事不公,难道小郎君也不公平?”

诸葛文这番话就好像击中了蛇的七寸,那灰衣汉子顿时语塞,说不出话来。在贵族政治、宗族政治盛行的当时来说,王文佐与王恩策的“兄弟关系”就是胜过一切的铁证了,敢于质疑王恩策就意味着质疑王文佐,这就是极端的无礼了。

“诸位都看清了吧!”诸葛文举起文书,在众人面前环绕了一圈:“这可是王恩策小郎君的亲手画押,诸位若是有疑问的,便可直接去找小郎君说话!”

茶桌旁一片死寂,无论是满心狂喜还是胆颤心惊,所有人都敬畏的低下头,以表明对画押者的尊重。几分钟后,蔡丁山低咳了两声:“诸位都是蔡某的旧识,若是依照蔡某的本意,干脆便将这五十份敕书就在这茶桌旁分光了,老朽也能多拿个几份。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么做有什么后果?成都城,乃至整个剑南道眼红这吐蕃贸易的人有多少?咱们如果把这五十份敕书都包圆了,你觉得会惹来多少人的妒恨,到了那时,我们还能安生把生意做下去?大家做生意求得是财,不是气,凭咱们的分量,老实说吃下二十份,已经有些勉强了!”

茶桌旁的人们交换着眼色,最初的贪婪过去后,他们渐渐恢复了理智。蔡丁山的话触动了每个人的心,确实如此,他们说到底只能算第二流的商人,比起顶级的商人来,无论是财力还是背后的关系都还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太贪心,多半要吃大亏。

“哎,蔡老说的是,确实我们只吃的下这么多,只是觉得着实可惜了!”

“是呀,若是能把这五十份敕书吃下来,不出十年这松茂道上的就是我们得了!”

“是呀,这等生意是越做越大的,吐蕃再怎么说也是一方大国,每年各种茶、药物、绸缎各种用具就够我们吃用不尽了!”

听到茶桌旁的感叹声,诸葛文微微一笑,他的年纪比蔡丁山年轻多了,又做的是茶马生意,见闻要广博的多,野心也大了不少:“诸位,蔡老方才说我们现在只能吃二十份敕书,不等于我们永远只能吃这么多,事在人为嘛!”

“诸葛兄的意思是?”

“很简单,力分则弱,力强则聚,那三十份敕书肯定不会归一家,至少也要归二三十家,如果我们能抱成团,这吐蕃贸易上的事情自然就是我们能做主。王都督是何等人物,他不可能把心思花在这等小事上,还不是看哪个好用就用哪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