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22日,第一届全省农业交流大会在安城举行,全省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农业的发展道路。
交流大会最后的环节是表彰大会,十名全省优秀农业工作者受此殊荣。
他们中有田间劳作的农民,有底层的科技工作者,有农科院研究院,有大学教授,不管身份如何,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农业人!
作为手握两个西瓜品种和大豆窄行密集种植技术的农业科技人员,陆青枝也是其中之一。
过去一年,陆青枝的生活紧凑又精彩。
去年九月,县农技站有个到安城农大进修的机会,于兆将她的名字报了上去。
陆青枝有幸去农大进修半年。
因优异的表现,今年初,她被调到了安城农科院工作,担任助理研究员,陆续发表了《无籽西瓜的培育技术》、《安城西瓜种植浅谈》、《大豆窄行密集种植技术探讨》等论文,广受业内好评,半年后转正为正式的研究员。
九月,陆青枝还被邀请去农大讲课。
这次表彰大会,她是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所以获得了一项殊荣,代表农业优秀工作者们上台讲话。
陆青枝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白衬衣和别在胸口的奖章,最后看了一遍稿子,然后在主持人大气洪亮的声音中上台,接过话筒。
望着下面那一张张或长满皱纹,或洋溢着青春,或饱含风霜的脸,陆青枝倍感亲切,这些都是她的同志,她的同路人。
在过去的一年多,下面有人借过她书籍笔记,有人指点过她的课业,有人与她探讨过西瓜的培育,有人帮她买过种子,有人给她寻过显微镜。
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陆青枝微笑着,面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大家好,我是安城农科院的研究员陆青枝,很高兴能在这里跟大家见面。”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在我的记忆中,父母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一年没有停歇的时候,但家里的粮食总还是不够吃,到了农闲的冬天总是要饿肚子。”
“我那时候总是想,为什么田里的水稻不能多结一些谷子,为什么谷子不能大一点,一粒能有拳头那么大,一顿吃一粒就能填饱肚子……”
“现在地里的小麦、田里的稻谷仍然不能一颗就填饱肚子,但我国的水稻亩产从1950年的150公斤左右增长到了两百多公斤,小麦产量也由49年的100斤增长到了130斤,大豆、棉花等的产量都在不断提高。这一切都离不开广大农民的辛勤劳动,离不开无数学农人孜孜不倦的努力。”
“建国后八年内,我们广大的农民同志、科研工作者培育了上千个新品种,研究出了多种防止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并且还在不断地努力探索新技术,培育新品种!”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水稻亩产能过千,小麦能翻好几倍,猪都能吃上玉米大豆。我们会实现白米饭自由,猪肉自由,西瓜自由,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在座每一位同志的努力。”
“在此,致我最亲爱的战友们,一路同行,砥砺前行,此生不悔入农门!”
1957年10月22日,第一届全省农业交流大会在安城举行,全省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农业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