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一十六 吏和官

玄德 御炎 2390 字 1个月前

所以刘备就没有答应某些人提出的扩编官吏员额的要求,而是把郡国兵纳入地方治理体系,请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出手相助,苦一苦自己,幸福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刘皇帝。

刘备这边带着内阁阁员们开始九九六加班模式,加班加点处理地方蜂拥而来的政务处理请求,一边又要分心在官吏选拔的事情上。

现阶段虽然还不是召开科举考试的合适时机,但是因为人事权力已经彻底被他掌控,没有人可以质疑他的人事权力,所以在人事方面,刘备已经开始使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新的官吏了。

帝国人事权力现在全归吏部,吏部掌握全部的选拔权力,而主要选拔的对象就是雒阳太学和各州州学的学生,拥有这个身份,你觉得自己的学识可以,那么就可以来参加雒阳吏部举行的内部考试。

而考试选拔出来的基本上都是吏员,这是刘备对吏部选拔考试进行的一些基本规则的确定。

因为官员和吏员的职责不同,官员的职责明显更重,对民间承担的责任也非常重大,没有经验是很难做好官员的。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大弊端就在于选拔了一些没有做官经验的纯粹的新人前往地方做官,以至于闹出了不少搞笑的事情。

所以朱元璋在给新科进士们授官之后,还要给他们分发在地方做县官的必读手册,给他们搞临时培训,以防止这些二愣子被地方的吏员给骗得团团转,被卖了还要给他们数钱。

朱元璋能打出这样的补丁,只能说明此前,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的出现过了,甚至已经成为了足以让皇帝感到重视的严峻问题。

新人确实不容易做好一县主官,虽然这年头地方人口数量不多,但是官员也要为这些地方的人命负责,稍有不慎,搞出人命事件,人家也要埋怨朝廷。

所以刘备的打算就是将考试选拔的人员限定在吏员的范畴,然后打通从吏员到官员的选拔阶梯,让吏员成为官员的预备军。

想要成为正式官员,就要先通过吏部考试担当基层小吏,积攒充足的经验,然后做出成绩,再通过进一步的官员选拔考试,由此成为帝国官员。

想想也是,帝国将近十七万的公务人员,正儿八经的官员、权贵只有七千多人,剩下的全是小吏,从政经验最丰富的,除了官员本身,也就是这群小吏。

最主要和民众打交道的、贯彻朝廷治理目标的,也就是这群小吏。

他们能不重要吗?

他们的素质和行事作风能不重要吗?

他们的表现基本上可以代表民众对朝廷的看法,他们的执行力度强弱,就代表着朝廷执政能力的强弱,他们的种种表现,基本上就代表了汉帝国的一切。

而在过去和未来相当多的时刻,官和吏之间是无法互通的。

发展到宋明阶段,吏员无法成为官员,但是因为流官制度的确立,官员在地方上的根基反而远远不如吏员那么深厚。

诚然,这对朝廷治理是有好处的,因为官员身份毕竟更高,要是再掌握太多实权,就会让朝廷担忧了,而小吏虽然有实权,但是没有名分,最多危害地方,害不了整个地方的大局。

所以不如让官和吏互相斗法。

只是越往后,负面影响越大。

想想也能明白,地方县官一任两三年、三四年,就走了,而一些小吏甚至从生干到死,一人能伺候十几任县官,以至于有所谓铁打的吏员流水的官之说。

发展到后期,很多吏员职位事实上成为了地方部分中小家族世袭的职位,靠着垄断这些掌握一定地方实权的吏员职位,部分地方家族反过来成为了朝廷流官的重要依仗,没有他们的配合,反而很难治理地方了。

他们没有很高的地位,却是地方上的无冕之王,三五个九十个吏员家族勾连起来,足以垄断一个小县的基本实权,对付那些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书呆子,一拿一个准儿。

当然了,他们不会正大光明和官员作对,人家毕竟在身份上和吏员是完全不同的区别,但是只要哄得好,就能骗的住,只要能骗的住,就能去做很多他们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