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电报机问世

在长安的科技学院内,姚媚儿这位对科学充满狂热的研究者,正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她最新发明的机器。

这台机器的设计简洁而巧妙,它的核心功能是将信息转化为可以通过电信号传输的二进制代码。

机器的主体是一个坚固的机箱,通过一系列精密的齿轮和机械装置,连接到一个由电力驱动的绘图装置上。

这支特殊的笔能够不断地吸取墨汁,根据按键时间的长短,画出长短不一的横线,从而形成五位的二进制数字——短横代表“0”,长横代表“1”。

为了将汉字信息编码,姚媚儿与一群研究汉字的学者合作,利用《说文解字》和现代汉字研究,整理出了一套常用的几百个汉字。

他们将这些汉字根据偏旁部首进行分类,并设计了一套编码系统,其中每组三位的二进制数可以代表一个特定的汉字。

为了便于查阅,还专门编制了一本词典,以便将二进制代码转换回汉字。

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姚媚儿将测试这台机器的可行性。

她早已与城外十里处的分院约定好了传输内容,准备进行一次远程的信息传递实验。

在场的助手们紧张而兴奋,他们知道,如果这次实验成功,将标志着中国在信息传输技术上的一个巨大飞跃。

姚媚儿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操作。

她的手指在按键上轻轻敲击,笔尖在纸上留下了清晰的墨迹,每一笔都代表着一个个二进制数字,这些数字将组成一段预定的信息。

随着机器的运转,一张充满横线的纸逐渐完成。

姚媚儿小心翼翼地将这张纸放入一个特制的传输装置中,这个装置将通过一系列的信号塔,将信息传递到城外的分院。

所有人都屏息以待,希望分院能够准确接收并解码这段信息,从而验证这台机器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