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三站,清晨的阳光刚刚洒满大地,左宗棠准备上车继续前行。
在这个告别的时刻,左宗棠突然紧紧握住刘锦棠的手,眼中含着泪水,声音有些颤抖地说:“毅斋呀,古话说得好:‘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你不能再送了,我们二人就此分手吧。”
左宗棠的话语中充满了不舍和深情,他明白这一别可能就是永诀,但作为军人,他们都必须坚守各自的岗位,完成各自的使命。
刘锦棠听后,心中也是一阵酸楚,但他强忍泪水,坚定地回答:“世叔,您保重身体,晚生在此恭送,愿您一路平安。”
两人相视片刻,左宗棠用力握了握刘锦棠的手,然后松开,转身登上马车。
刘锦棠站在原地,目送着左宗棠的车队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视野之外,才带领亲兵转身返回,心中充满了对这位老将的敬仰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左宗棠经过一路风霜的辛苦,终于顺利抵达了长安城。
当他的车马队伍缓缓驶入长安城门时,他远远地便看到一队人马在城门外汇集,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随着队伍的接近,左宗棠辨认出为首之人正是马岱,他身着军服,神态恭敬,身后跟着一众官员,显然是专门前来迎接他的。
左宗棠深知,马岱作为华夏第一人,亲自出城迎接他,这份殊荣非同小可。
他心中清楚,历史上的蓝玉和年羹尧都是因为功高震主而最终遭遇不幸,他左宗棠虽然年老,但并不想因为一时的荣耀而招致不必要的猜忌。
因此,在车队停下后,左宗棠缓缓地从车中下来,他的步伐虽然因长途跋涉而显得有些沉重,但他的背脊依旧挺得笔直。
他慢步向马岱走去,每一步都显得沉稳而有力。
当他走到马岱面前时,他缓缓地举起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个动作虽简单,却充满了敬意和谦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