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中国的艰难抉择

中国历来的传统是“守在四夷”,即将国境线扩展至能力所及的最远处,凡事尽量在境外解决,除非特殊情况,绝不干扰内地的发展与建设。

可抗战胜利后,长城以北的广袤地区完全在苏联的控制之下。1947年初,苏联在旅顺部署了第39集团军、一支联合舰队以及5个空军师,这支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的强大武装力量实力非凡。而且,旅顺的海军基地正好卡在渤海湾的关键位置。

因此,苏联之行压力巨大。

苏联通过对日宣战,才获得了东北的安全缓冲区、外蒙古的控制权,以及大连港和旅顺基地,当然不愿轻易让步。

从22日到30日,整整8天毫无进展,外界猜测纷纷。

3.3 新《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然而,国际局势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美国很快得知了这一消息。

美国扶持的国民政府失败,使其在东亚失去了原有的势力范围,这让美国感到极为不满。然而,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

中苏两个大国,如果达成同盟,那将是极为可怕的局面。因此,美国的外交重点在于拉拢中国,同时挑动苏联的猜疑。若能导致中苏关系的不和,美国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在东亚的损失。

作为美国的异父异母兄弟,英国可能已经有所察觉,并准备与缅甸和印度一道,承认中国的外交地位。

1月26日,美韩两国政府签署了《美韩共同防御援助协定》。按照该条约,如果金日成发动对南朝鲜的进攻,美国必定会出兵援助。这一局势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乔大叔对即将爆发的朝鲜战争的整体战略考虑。美国的介入让乔大叔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势下,他绝不可能与拥有全球最大、战斗力强大的陆军的中国彻底决裂。迫于形势,乔大叔不得不调整原先的态度,迅速安排了双方的会谈。

1950年1月2日,在国际形势和舆论压力下,乔大叔初步同意废除旧约,重新签订新约。他派莫洛托夫和米高扬传达了一个消息: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已经决定与新中国重新签订条约,让《雅尔塔协定》见鬼去吧。

随后,在外有英美拉拢、内有利益交换的背景下,中国和苏联于1950年1月22日终于完成了谈判,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根据条约,中国收回了已经失去5年的东北利益:苏联将在1952年底前无偿移交中长铁路,苏军撤出旅顺海军基地,并在对日和约缔结后解决大连港的问题。

关于外蒙古问题,条约中未作任何提及,意味着双方默认了外蒙古的现状。

对于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言,当时的外蒙古已经公投,已无论是否承认其独立,皆已成定局。蒋介石政权先行签署条约,随后外蒙古又进行了全民公投,再加上苏联的支持,新中国凭借当时的微弱实力和有限的影响力,几乎没有可能收回。

如果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不基于现实,而是依赖幻想和狂热的民族主义激情,最终必将导致一无所获。

当时贫弱的新中国最重要的利益是什么?就是夺回东北的主权,保证领土不丢失。

从中国的战略利益来看,外蒙古与东北不可同日而语。

通过艰苦的谈判,终于成功签订了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作为盟友,苏联向新中国转让了大量财产,归还了长春铁路、大连、旅顺口以及在这些地区的所有权利,失去了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联与中国结成的军事政治同盟,实际上是针对美国及其盟国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苏联而言,这项条约至关重要,不仅保障了苏联7500公里边界的安全,还确保了苏联在与美国对抗中拥有一个最为可靠且体量庞大的盟友。

失去的东北,终于通过谈判收回来了!

但条约里还是留下一个隐患:中苏友好互助,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与军事及其他援助。

经中国政府提议及苏联政府同意,中苏两国可共同使用旅顺海军基地,共同对侵略者作战。至此,朝鲜战争前的世界格局基本形成。

鉴于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美国为遏制中国崛起,多次提出重返亚太的战略计划,而苏联自然也不愿放弃远东的不冻港。这对一个对土地有强烈执念的国家而言,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乔大叔支持北朝鲜的行动,实际上是出于以下四种可能的考虑:

第一种走势:北朝鲜利用苏联支援的大量装备和贷款,出其不意的突袭之下,是必然可以击败南朝鲜的。元山,仁川,釜山,济州四个都是天然良港,作为苏联支持的回报,金日成已许诺统一后租借给苏联。这都是很不错的不冻港,完全可以顶替失去旅顺和大连的损失。

第二种走势:美国出兵干涉,北朝鲜奇迹般的顶住了美国的进攻。那苏联就等于用极少的物资,利用一个代理人缠住了美国,苏联可以趁机在欧洲大幅扩张势力,美国不敢有任何动作。

第三种走势:美国出兵干涉,北朝鲜失败,中国不出兵干涉。北朝鲜失败,金日成将被迫退到中国东北组织流亡政府,美国把战火烧到东北边境。因为中国薄弱的海空力量,长期的军事对峙将造成极大的压力,极大可能向苏联求助,苏联就能继续名正言顺的在旅顺海军基地和大连港驻军,继续拥有面向太平洋的出海口!

第四种走势:美国出兵干涉,北朝鲜失败,而中国出兵干涉。很显然,中国是不可能单独抗衡美国的,依然必须要请求苏联的军事援助。一旦苏联地面部队进入东北,那等于重新获得了驻军权。通过保持苏联在东北地区的军事存在,就可以重新拿回新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失去的利益。

当时的苏联认为,中国是不太可能直接派兵参战。毕竟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而且进入他国领土作战,也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任务,不仅要防备敌方,还要警惕盟友可能突然撤退或不服从指挥。

当时,除了中国自己,其他所有的国家,都不相信中国能够打赢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