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怪编剧?别人兢兢业业写剧本,要求完全按杨若谦的标准来。
要怪导演?安舟的每个镜头都把杨若谦要求的要素生动形象的表现到了观众面前,他有什么错?
怪演员?别扯淡了。
怪来怪去……只能怪自己?
剧情前半段又荒诞又可笑,但其内在想表达什么,观众都是能切身体会到的。
后面,剧情逐渐走向高潮阶段,那些超级英雄们一个个露出了自己的真实面孔。
他们之中有普遍意义上的好人,有普通性格人,有自私自利的人,有坏的不那么彻底的人,当然也有彻头彻尾的坏人。
当身着那套象征正义的衣服,在一栋楼顶解决生理问题的时候,当他狰狞着面孔用死亡威胁公司员工的时候,当他和颜悦色的说出令人毛骨悚然的话时……观众也只是认认真真的看着,没有哪怕一个“原著粉”跳出来骂人。
饰演超级英雄团队中良心担当的商浅予,在现实面前不得不选择妥协的时候,大家也只是很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看着这些剧情的杨若谦不停的把自己代入到这些超级英雄原型的粉丝身份上。
然后他很悲哀的发现,好像这些剧情,真的不会让原著粉破防,不会招来原著粉的痛恨。
因为大家显然是能够共鸣这些剧情的。
如果说传统超级英雄们给了观众一个梦,一个身披星光的完美强者来拯救所有人的梦……那《黑袍检查队》就把他们拉回到了现实。
而现实,绝不会完美。
啊呸,我在脑补些什么东西啊?
这剧本是我自己写的啊!
杨若谦猛然甩了甩脑子,忽然意识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电影只是在表达一段剧情,只是用画面的方式将故事表达出来,可故事的内核是怎么样,一千个人里可能有一千个看法。
或许写这个剧本的人,此处特指杨若谦,是想利用这么个剧情恶心人,可到了导演编剧手上,人家未必就是这么理解的。
等导演把电影按他的理解拍出来,在电影院播出的时候,观众的理解可能和导演编剧的理解会再一次出现偏差。
中间隔着两道不同的理解,最后呈现出的东西,和杨若谦最初设想的东西,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电影和文字的区别,就在此处。
文字故事中,如果作者愿意,可以非常清晰的表示出自己这个故事的中心思想,甚至可以直接用旁白的手段盖棺定论。
但电影……不可以有太多“客观”的旁白。
无聊的故事,在强大作者的笔下,可以成为巨作。
老套的剧情,在强大的导演和演员手上,也可以变成经典。
而反过来,一个很不错的剧本,在垃圾的导演手上,也可能变成被钉在耻辱柱上的屎作。
《魔都堡垒》是后者。
从目前的趋势看来,《黑袍检查队》应该是前者无疑了……
在入职时霸凌女主的某个超级英雄固然令人恨极,可在后面面临大是大非时,那种出于本能对弱者伸出援手的举动,又让所有人动容。
为了给妻子复仇,与失去女朋友的男主结为伙伴,要去掀翻邪恶公司的人,所作所为却在后续的剧情中逐渐变的和那些超级英雄一样,让人感到陌生又熟悉。
剧情把一个人获得了强大力量之后的改变展示的淋漓尽致——在他能够与超级英雄抗衡之后,观众并没有为他而感到高兴。
因为屠龙者早就变成了恶龙。
每一个角色都在变化,有人成长,有人堕落……
最后,他们为了复仇,甚至放出来了一个穷凶极恶,残忍弑杀的人……
复仇最终成功了,祖国侠和邪恶公司轰然倒塌。
可这个世界,好像又没有什么变化。
“……”
几个小时跌宕起伏,精彩绝伦的剧情之后,整个故事总算是落下了帷幕。
电影院的灯光被重新打开。
大屏幕黑了下来,伴随着人员鸣谢列表的,是一首曲调欢快,内容伤感的片尾曲。
不出意外的,杨若谦在鸣谢列表里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说是鸣谢,但杨若谦怎么看怎么觉得悲凉。
就和这片尾曲一样。
现在不用再考虑电影票房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