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先生只管治理地方,不准染指兵权,亦不准招收士兵。”
刘馥知道陈飚在防他,他心中无惧,便答应了。
“第二,你在合肥行事,大事需先向我汇报,方能施行,不得擅自做主。”
刘馥一听,心中有些恼怒,如此一来,他岂不成陈飚的部下了吗?他犹豫了一下,心里想着如果拒绝,他得走人,又有些不甘,便又点了点头。
“好,既然刘先生没有异议,那合肥就由先生治理了。对了,以后不能叫淮南郡了,那是袁术改的。我要改回去,以后叫九江郡。”
刘馥向陈飚施了个礼,便告辞离开,往合肥而去。
处理好战后事宜之后,陈飚开始对外招揽人才。他手里只是多了一个九江郡,却觉得人才不够用了。他也想过,学历史上的曹操发布举贤令,但又觉得时机不成熟。举贤令必须在他实力强盛之时发布,才不会太大的反对声。目前,他的实力还不够大。所以,他仍是以察举制为主,靠手下人推荐。
相对于以前,现在他更容易吸引到人才。原因很简单,人才也是看局势来投靠的。以前他占据庐江、江夏之地,仍很弱小,稍微有点眼光的人都知道,他将面临孙策的讨伐。所以,大多数有才之人要么投孙策,要么选择观望。
如今他战胜孙策,虽地盘只是多了一郡,兵力也没明显增加,但威名涨了不少。有些人就会认为,投靠的时机到了。例如国渊很快就推荐了个让他惊喜的人物,便是他的同乡左伯。此人正是左伯纸的发明者,也是陈飚最急于寻找的人才之一。
左伯是青州东莱人,年已四十多,早年曾为躲避战乱,和国渊一起去了辽东,后来又回到青州。为躲避青、徐战乱,他便来到皖城,投靠国渊。国渊此前就曾想在陈飚面前举荐于他,但他自己并不愿意。
陈飚击败孙策后,他心中大定,就想出来做点事情,以免辜负一身所学。既然是国渊举荐的,陈飚便接见了左伯。
“哈哈哈哈,今日得见左先生,真是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