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迁送上降书,大兴王朝的文官集团大多是相信的。
虽有刘艺、林毅之、包拯、常继祖等人持怀疑态度,但在范泰、杨国斌等人的坚持下,李祯和刘太后决定接受元迁投降,并任命杨国斌担任西北宣慰使。
下达这道圣旨,李祯看看御台之下,见众文官的脸上露出放松的表情,心里不禁有些黯然。
他知道文官们的想法,宣慰使不是军事长官,但朝廷对元迁的态度从剿灭转变为抚慰,军事服从政治,前往西北抚慰元迁的杨国斌就能变相地掌握西北军事力量。
在文官集团的心里,元迁投降必须是真实的,而所谓的接受投降也只是要面子的说法,投降的元迁可以继续担任安羌军节度使。
他们必须安抚住元迁,元迁的叛乱可以原谅,元迁投降后的待遇可以不变,只要元迁老老实实地帮他们夺回军权就行。
在这一点上,范泰、杨国斌等人不用私下商议,他们心心相印。
文官集团的想法不用认真研究就能知道,只要想到如何将利益最大化,就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历史生陈恪深知他们的想法,所以李祯和刘太后也就知道了。
作为历史生,陈恪必须预则立,想不到没招,想到就必须提前预防。
而李祯和刘太后接受他的说法,心里却不以为然。
可今天的情况却让他俩知道陈恪说对了,这些文官更在意的是他们的权益,利用一个机会就能拿回失去的军权,不在意元迁是不是真的投降。
文官的表现让李祯和刘太后彻底失望。
这些文官不去讨论元迁的降书是真是假,得到消息就立刻推举前去受降的官员。
只有林毅之、包拯表示异议,而右相谭远忠则一言不发,刚进入朝堂担任御史少丞的范仲淹也未表达反对意见。
见到这一幕,失望的李祯升起一道恐惧感,随即想起陈恪,于是轻轻松了一口气,他有小留侯陈恪,朝政还没那么糟。
这是李祯的想法,而李昭也是这么想的。
他相信陈恪的推断,兴京城里一定有内奸,这时站在郊外的一座土坡上仰望空中飞过的那只鹞鹰,低下头冷冷地说道:“该杀。”
李昭的心里升起了杀机,极想找到这些内奸一刀砍下,转对身边的探子冷冷问道:“能找到地方吗?”
他有此问,不知那些探子能不能顺着鹞鹰的飞行轨迹找到出发点。
他们的目标明确,兴京城的西门面向西北,就将探子们集中在这个区域进行查探。
李昭推测,朝会后会有内奸将消息发出去,他就顺着这条线索找到内奸。
突然间李昭发现自己很有用处,顿时精神抖擞起来,策马奔驰两刻钟,停在那座农庄的远处仔细观察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