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常平仓和义仓

接着,肖知县无奈地叹了口气,继续解释道:“然而,近些年来,此地不是遭受洪涝灾害,便是遭遇干旱之苦,百姓们连自身温饱都成问题,更别提按时足额缴纳税赋了。所以,常平仓想要征收到足够的粮食实在困难重重,往往只能依靠官府采取强硬手段强制征收。而义仓呢,它本质上属于官府指导下的民间仓储。每逢灾荒之年,粮食极度短缺,这种情况下,义仓通常都会被少数几个有权势的大户所掌控,完全由他们自行经营管理。”

说到此处,肖知县顿了一顿,又详细介绍起了常平仓和义仓收储以及出售粮食的价格情况:“常平仓收储粮食的时候,价格一般会比当时的市场价格低上一成左右;而义仓则相对较为灵活一些,其收购价与市场价比对起来,上下波动两成都算合法范围之内。等到售卖粮食的时候,常平仓的售价基本会与市场价持平,以维持稳定。但是义仓可就不一样了,它的价格能够上下浮动两成。”

乍听之下,这样的规定似乎并无不妥之处,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不过,据从安东那边传来的消息称,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套看似合理的规定,那些当官的才能借此机会大肆敛财,赚得盆满钵满!,损失的都是老百姓。刘文昌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为了获取确凿可信的证据和线索,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快马加鞭地朝着安家埠疾驰而去。经过一路奔波,终于来到了目的地,见到了关键人物安东。

安东见到刘文昌后,便开门见山地讲述起相关情况,并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来帮助刘文昌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猫腻。

“就拿去年来说吧,那可真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啊!一开始先是洪涝灾害泛滥成灾,紧接着又是旱灾接踵而至。这双重打击之下,粮食产量大幅减少,原本就紧张的粮食供应变得越发稀缺。就在这个时候,常平仓却采取了一种看似合理实则暗藏玄机的手段——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收购粮食来补足亏空的粮仓。而那些负责管理义仓的人呢?他们大多都是当地的几个种粮大户,由于各种原因,他们难以大量收购粮食,于是只能将自家手头上的存粮以高出市场价格两成的高价填入仓库之中。

就这样一直熬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粮价如同脱缰野马一般疯狂飙升至最高点。此时,常平仓却摇身一变,打出了救济灾民的旗号开始对外出售粮食。老百姓们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不得不咬紧牙关,掏出比平时高得多的价钱来购买救命的粮食。再后来,芍陂水塘工程上马急需大批粮食,结果常平仓里的所有粮食被全部收购一空。如此一来,那些操纵着常平仓的人自然是狠狠地大赚了一笔不义之财。不仅如此,就连义仓里的粮食也是按照高出市场价两成的价格进行结算的,这无疑让那些掌握着义仓的家伙们也跟着大发横财。”

刘文昌侧耳倾听着安东所言,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着其中的蹊跷之处。他越听越是觉得事情不对劲,当安东话音落下时,他已是连连点头,表示对安东所说之事深有同感。

只见安东稍作停顿后,继续说道:“今年可真是个粮食大丰收的年头啊,按说这本该是一件天大的喜事,然而咱们的老百姓却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您知道为什么吗?原来呀,大量的粮食堆积如山,根本运不出去销售。市场供过于求,导致粮价一路暴跌。就在这个时候,常平仓竟然还要按照比市场价还低一成的价格来收购这些粮食!老百姓们虽然心里万般不舍,但迫于无奈也只能忍痛卖掉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这不,去年才刚刚被全部清空的常平仓,转眼间就又给补充得满满当当的了。”

说到这儿,安东不禁长叹一声,脸上露出一丝惋惜之色。紧接着,他又压低声音道:“更过分的是,轮到义仓收购的时候,给出的价格居然比市场价还要低两成呢!这简直跟白送给他们没什么两样了!老百姓们辛苦了整整一年,到头来所得的收入甚至连购买肥料和种子的钱都不够!这让他们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哟……”

此时的刘文昌早已是怒不可遏,他猛地一拍桌子,愤愤不平地吼道:“想当初,国家之所以要设立常平仓,并大力鼓励发展义仓,其初衷本就是为了能够在灾荒之年帮助老百姓度过难关啊!可是如今倒好,这些原本应该造福于民的粮仓,却硬生生地变成了某些人敛财的工具!若是此等弊端再不加以改正,咱老百姓哪里还有什么好日子可过呀!”

安东面色凝重地继续讲道:“如今这义仓啊,竟然完全敞开大门大肆收购粮食!然而他们收来的这些粮食根本就不是真正地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反倒是被源源不断地倒卖至外地那些粮食极度紧缺的区域。咱们当地的普通百姓呢,如果只是想拿着自家那点儿粮食去集市上做个小买卖、换些家用钱,却会遭到官府无情的限制不说,还要被迫缴纳高额的税费。而那些从外地远道而来想要收购粮食的客商们,更是凄惨,直接就被官府扣上一顶‘扰乱市场’的大帽子给驱赶离开了。这官府简直就是想尽了各种法子来操控咱老百姓啊,一门心思只为帮着那极少数的人赚取这不义之财!这里头要说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和可疑之处,谁能相信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