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轩站在庭院中,看着那已经修缮好的几户人家的方向,心中满是感慨,对身旁的翠儿说道:“翠儿,看着那些屋子一点点恢复生机,真觉得咱们这段日子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呀。”翠儿微笑着点头回应:“是啊,不过咱们可不能停,还有许多事儿要做呢。”
今日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剩余受灾房屋的修缮,同时,逸轩和翠儿还计划着在这重建的过程中,进一步融入小镇的民俗文化元素,让小镇不仅在外观上焕然一新,更在内涵上彰显独特韵味。
工匠们依旧干劲十足,他们来到了张大叔家。张大叔家的屋子面积较大,受灾情况也颇为复杂,墙面多处开裂,屋内的地面也因为水淹变得坑洼不平。老工匠仔细端详后,指挥着众人先从地面着手,他说道:“这地面得重新夯实了,然后铺上咱们镇上特有的青石板,既好看又耐用,还能体现咱小镇的特色呢。”年轻的工匠们便纷纷拿起工具,开始清理地面的杂物,一锹一锹地把松软的泥土挖出来,再运来沙石进行填充、夯实。
另一边,负责墙面修缮的工匠们则小心地剔除那些开裂的部分,用新的砖石和特制的黏合剂重新砌墙。一位工匠边干活边对旁边帮忙的村民说:“咱这砌墙可有讲究了,每块砖石的摆放角度、缝隙的大小都得拿捏好,这样砌出来的墙才结实又美观,就跟咱小镇做人做事一样,得讲究个实实在在、规规矩矩。”村民听了,连连点头,跟着用心地学了起来。
逸轩在各个施工现场巡查之余,还忙着和几位擅长绘画、雕刻的手艺人商讨如何在房屋的外观和内饰上展现民俗文化。他们来到一处刚修好主体的屋子前,逸轩指着墙面说:“我想着能不能在这上面绘制一些咱们小镇传统节日的场景呀,像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会,让人一看就知道咱们小镇的热闹和风情。”手艺人听了,眼前一亮,说道:“公子这主意好啊,咱们还可以在门窗的木雕上也融入这些元素,刻上些寓意吉祥的图案,比如龙凤呈祥、花开富贵啥的,那可就更有韵味了。”
翠儿则带着一群镇上的姑娘们,忙着收集各家各户留存的老物件,那些带有岁月痕迹的旧陶罐、古朴的剪纸作品、绣着传统花样的手帕等等,打算挑选出合适的,布置在修缮好的屋子中,作为民俗文化的展示。姑娘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这个陶罐上的花纹可真别致,放在客厅的架子上肯定好看。”“哎呀,这剪纸一看就是老手艺人的作品,可不能落下呀。”翠儿笑着在一旁提醒大家:“都仔细些,这些可都是咱们小镇的宝贝,要好好利用起来呢。”
晌午时分,饭菜的香气再次飘满了整个村子。逸轩母亲带着妇女们送来了精心准备的午饭,今天除了有丰盛的菜肴,还特意做了一些用小镇特产食材制作的糕点。逸轩母亲一边给大家分着饭菜,一边说:“大伙尝尝这糕点,是用咱自家种的粮食,按照老方子做的,吃着可有咱小镇的味道了。”大家尝了之后,都赞不绝口,纷纷夸赞逸逸轩母亲的好手艺,一时间,欢声笑语在饭香中回荡。
午后,阳光明媚却并不炽热,正是干活的好时候。在工匠们和村民们的齐心协力下,张大叔家的屋子有了很大的进展,地面已经夯实平整,铺上了青石板,踩上去坚实又有质感;墙面也砌好了大半,新砌的部分与原来保留的部分完美衔接,看上去浑然一体。而那些手艺人也开始在几户已经修好的屋子上进行绘画和雕刻创作了,只见他们拿着画笔、刻刀,专注地在墙面、门窗上施展着自己的技艺,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图案渐渐呈现出来,让屋子仿佛有了灵魂一般,充满了小镇的民俗文化气息。
与此同时,翠儿组织的民俗文化展示活动也在村子的空地上热热闹闹地开展了起来。她把收集来的老物件一一摆放出来,还安排了几位熟知民俗故事的长辈,给大家讲解这些物件背后的故事和小镇的历史传承。周边不少村民和那些来帮忙的外镇人都围了过来,听得津津有味。一位外镇的年轻人好奇地问:“这剪纸为啥都
晨曦的微光透过轻薄的晨雾,洒在小镇的街巷间,给这经历了灾难却又充满希望的地方添上了一抹柔和的光晕。逸轩府中,众人也如往常一样,早早起身,准备开启新一天的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