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过程中,我认为应该以理论分析为主,通过严谨的理论阐述来展现我们对课题的理解和思考。而小吴则觉得要加入更多实际案例,这样才能让作业更加生动、更具说服力。我们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互不相让,情绪也逐渐变得激动起来。
小吴涨红了脸,大声说道:“实际案例才能让作业更接地气,大家更容易理解,理论分析太枯燥了!”我也不甘示弱,提高了音量回应道:“理论是基础,没有扎实的理论支撑,案例再多也只是空中楼阁!”我们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气氛变得异常紧张,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最后,小吴一气之下,猛地站起身来,大声说道:“那就按你的来,反正我觉得我的想法更好。”说完,他便气呼呼地走到角落里,一屁股坐下,不再参与讨论,只是一个人坐在那里生闷气,时不时还嘟囔几句。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之间仿佛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墙,彼此都没有说话。在教室里相遇时,我们也只是尴尬地对视一眼,然后匆匆避开。这种冷战的氛围让我感到很压抑,我知道我们都太固执,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直到有一天,小吴主动找到了我。他的脸上带着一丝不好意思的神情,挠了挠头说:“林悦,那天是我不好,我不该那么冲动。其实冷静下来想想,你的想法也有道理,我们应该好好商量,而不是一味地争吵。”我看着他真诚的眼神,心中的怒火一下子消散得无影无踪。我笑着说:“我也有不对的地方,我们重新讨论吧。”
于是,我们重新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流彼此的想法。这一次,我们不再固执己见,而是认真倾听对方的观点,尝试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我们结合了彼此的想法,找到了一个更加完美的方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一份非常出色的小组作业。这份作业不仅内容丰富、逻辑严谨,还充满了生动的实际案例,最终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表扬。
第五章:毕业的分别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转眼间,高中生活即将画上句号。毕业前夕,校园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离愁别绪。我和小吴一起漫步在校园的林荫道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仿佛在诉说着我们曾经的点点滴滴。
小吴的脚步有些沉重,他看着周围熟悉的一切,感慨地说:“真舍不得离开这里,更舍不得你这个好朋友。这里有我们太多的回忆,每一个角落都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我看着他,心中也涌起一阵伤感,笑着说:“没关系,即使分开了,我们也要保持联系。距离不会冲淡我们的友谊,那些一起度过的日子,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毕业后,小吴去了另一座城市上大学。虽然我们相隔千里,但现代的通讯工具让我们依然能够保持紧密的联系。我们会在电话里分享彼此的大学生活,他会兴奋地讲述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而我也会向他倾诉学习中的喜怒哀乐。每当遇到困难,我们都会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仿佛对方就在身边。
小吴同学,他就像我青春岁月里的一束耀眼的光,照亮了我高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那些与他一起度过的日子,无论是篮球场上的呐喊助威,还是教室里的刻苦学习,亦或是偶尔的争吵与和解,都成为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这份友谊,如同陈酿的美酒,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香醇,永远珍藏在我的心底,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