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这案子…实在蹊跷。”公孙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语气凝重,“死者李员外,暴毙家中,据说死状极其恐怖,如同遭受厉鬼索命一般。”
包拯轻轻敲击着桌面,“恐怖?具体说说。”
王朝和马汉交换了个眼神,马汉沉声道:“据现场目击者称,李员外浑身僵硬,七窍流血,面色惨白如纸,双眼圆睁,死前似经历了极大的痛苦。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其家中摆设凌乱不堪,像是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搏斗,但却没有发现任何搏斗的痕迹,更没有找到凶器。”
“而且,”王朝补充道,“李员外家中供奉的观音像,被人用利器砍成了两半,观音像碎碎块散落一地,场面十分诡异,百姓都说是厉鬼作祟。”
展昭轻轻一跃,稳稳地落在包拯身旁,“大人,我已经查过李员外的生平,他为人正直,并无仇家,家中也并无失窃迹象,实在想不出会是谁会对他痛下杀手。”
包拯沉吟片刻,“这其中必有隐情!公孙先生,你认为呢?”
公孙策捋着胡须,缓缓说道:“大人,我认为这绝非普通的凶杀案,很可能是有人故意制造出‘厉鬼索命’的假象,以掩盖真正的凶手。”
包拯目光如炬,“公孙先生此言甚是!王朝、马汉,立刻带人封锁现场,仔细搜查,务必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接下来的几天,包拯带领着展昭、公孙策、王朝、马汉等人,对李员外家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他们翻箱倒柜,仔细检查了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物件。
在李员外书房的一个暗格里,公孙策发现了一本日记。日记详细记录了李员外与一个叫柳如是的女子之间的纠葛。柳如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皮肤白皙,身材婀娜多姿,眉目如画,却有着一段悲惨的过去。她曾被拐卖到青楼,饱受折磨,后来侥幸逃脱,却因为此事一直怀揣着仇恨和阴影。
日记中,李员外对她百般呵护,却也对她有着不为人知的控制和占有欲。 柳如是,对李员外既有爱也有恨,日记中充斥着爱恨交织的复杂情绪。 日记的最后几页,写满了柳如是的绝望和痛苦,她曾多次想离开李员外,但都被他软硬兼施地留下。
“大人,这柳如是,会不会是凶手?”王朝指着日记说道。
包拯摇了摇头,“这日记虽然暗示了柳如是与李员外之间的矛盾,但却无法证明她就是凶手。这其中,必有蹊跷!”
展昭则注意到日记中多次提到一个神秘的“黑衣人”,这个人似乎在暗中帮助柳如是,也似乎在威胁李员外。
在对柳如是的审讯中,她承认了她对李员外的爱恨交加,但坚决否认杀害李员外。她告诉包拯,她曾向“黑衣人”寻求帮助,想要摆脱李员外的控制,但“黑衣人”却利用她,让她成为了替罪羊。
包拯敏锐地察觉到柳如是的话语中暗藏玄机,他决定前往“黑衣人”的藏身之处——一座荒废的古庙。
在古庙中,他们发现了“黑衣人”的真实身份——李员外的亲弟弟,李三。李三因妒忌李员外拥有的一切,而暗中策划了这起凶杀案。他利用柳如是与李员外的矛盾,故意制造出“厉鬼索命”的假象,嫁祸于柳如是。
更令人震惊的是,李三还供出了另一个惊人的秘密:他才是真正的“黑衣人”,他利用柳如是,在李员外书房的暗格中藏下了大量的金银珠宝,意图伪造李员外暴富的假象,好转移李员外的财产。而李员外死前的那场“搏斗”,其实是李三伪造的。
最终,李三被绳之以法,柳如是也被洗脱了罪名。 包拯看着被押走的李三,心中感慨万千。这起看似简单的凶杀案,却隐藏着如此复杂的阴谋,人性之恶,令人心惊。
这场案件的真相,如同层层剥开的洋葱,每一层都隐藏着新的秘密,最终才露出了隐藏在最深处的恶。 在真相大白之后,柳如是的悲惨遭遇也牵动着包拯的心,他为她安排了新的生活,让她远离了仇恨和痛苦。
开封府的古槐树下,月光依旧,但空气中却不再弥漫着凄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正义的宁静。包拯抬头望向夜空,心中默默祈祷,愿天下再无冤假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