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恒,你果然不负所托。”太子语气郑重,“边疆的安稳关乎朝廷根基,你的远见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苏子恒低眉施礼:“太子殿下抬爱,子恒不过尽臣子本分。”
此时,东宫的一位心腹学士将一封密信递交太子,太子看后点头,转向苏子恒:“北漠战局或有转机,但内忧未必少于外患。朝中几位老臣对东宫大局仍存疑虑,这需要你与孤同心,共解难题。”
苏子恒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次回京意味着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而与此同时,他的家族也在江南掀开了新的篇章。
在江宁府的苏宅,家主苏致远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封从润州萧家送来的信函。信中言辞恳切,家主萧廷瑜直言苏子恒与萧清婉的结合不仅是一场完美的姻缘,更是双方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携手共进的契机。
苏致远凝视着信中流露的真诚,不禁露出一丝笑意。他回过头,对妻子陈氏说道:“萧家对我们的子恒寄予厚望,这份婚约的确是天赐良缘。”
陈氏温和地点头,心中却免不了几分复杂的感慨。她清楚,萧家虽位列江南世家之巅,但此时能主动抛出橄榄枝,无疑是对苏子恒仕途潜力的认可。苏家的地位因苏子恒逐步上升,但这场联姻也让苏家迈入了一个更大的舞台。
初春的润州,暖阳洒在青砖碧瓦的萧府之上。苏致远踏入萧家的书房时,不禁感叹萧家气派的家宅与书香氛围。书房内,萧廷瑜早已备好了茶水,几位萧家长辈端坐两侧,气氛温雅却透着庄重。
“苏兄,能促成这段姻缘,是我们萧家的幸事。”萧廷瑜率先开口,他身着浅青长袍,神态儒雅。
苏致远拱手还礼:“萧兄谬赞,家中犬子能得贵府青睐,是我们苏家的荣幸。只是此事需双方仔细商议,尽量不负两家期望。”
萧廷瑜微微颔首,语气真挚:“子恒贤侄文才卓越,仕途大有可为。清婉虽为闺中女子,却自幼喜读经史,也深明事理。我想,这不仅是儿女之缘,更是两家共同进退的机遇。”
两人商议良久,决定择定吉日先行订婚。婚礼将视朝局稳定后再定时间。两家长辈皆对这场联姻充满期待,同时也不禁对未来的复杂局势多了几分思量。
润州城的大街小巷都在谈论苏萧两家的联姻。作为一场备受瞩目的士族与世家结合的盛事,萧家大堂内张灯结彩,红烛辉映,气氛喜庆而隆重。来自江南的文士与士族代表纷纷前来道贺。
仪式当天,苏子恒身穿崭新的礼服,眉目间透着刚毅与沉稳。他与父亲苏致远一同步入萧府,面对堂上众多来宾,他毫不怯场,展现出一个年轻才俊的风采。
萧清婉则以一身素雅长裙出现,步摇微晃,目光清澈而温柔,成为全场注目的焦点。她站在母亲郑氏身旁,微笑着迎接着宾客的祝贺。
按照礼仪,苏子恒郑重地向萧家长辈奉茶,双手递上的茶杯稳而不抖。萧廷瑜接过茶,意味深长地说道:“子恒贤侄,我家清婉以后便托付于你了。我相信,你定能担起家国重任,也不负她一片真心。”
“伯父放心,子恒定会以诚相待,与清婉共建佳缘。”苏子恒恭敬地回应,眼神中满是坚定。
宾客交口称赞,有人感叹:“这是江南的又一段佳话。苏家小士族逐渐崛起,萧家眼光独到,这场联姻,必定意义深远。”
仪式结束后,苏子恒难得与萧清婉单独相处片刻。两人并肩而行,漫步在萧府后院的花园中。早春的梅花尚未完全凋谢,枝头上的花瓣随风而落,落在小径上。
“清婉,这场订婚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份幸运,更是一份责任。”苏子恒看着她,语气中透着深情与坦诚,“我曾以为自己只需要专注于家国之事,可如今发现,有你在身旁,这条路才更加完整。”
萧清婉低头微笑,眼中透着柔和的光芒:“子恒,我知道你的志向在于天下。我愿为你分担,也愿与你同行。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我都会与你一起面对。”
两人对视良久,默契在无声中加深。此刻,苏子恒在心中暗下决心:无论仕途如何艰难,他都要为苏家,为萧清婉,也为自己拼尽全力。
苏子恒带着边疆的调查成果重返京师,得到了太子宗邺文的高度重视。这些报告不仅揭示了北漠国游牧部落的真实战力,更提出了一系列针对边疆经济与防务的改革建议。太子在紫宸殿内翻阅着苏子恒呈上的文书,眼神中透露出欣慰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