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州的辽阔土地上,几个月的驻守换来了边境的安宁,突厥的侵扰已成往事,百姓们渐渐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这一天,狄仁杰与武攸宜、都尉郭湛在军帐中商议着大军回京的事宜。帐篷内,火光摇曳,映照着三人脸上不同的表情。
武攸宜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仪式感:“大军即将开拔,我们应该让地方官员举行一个送军仪式,以示对将士们的敬意。”
郭湛则显得有些不甘心,他紧握着拳头,眼中闪烁着斗志:“我真希望能够寻找到突厥军,与他们大战一场再走,这样回去才不虚此行。”
狄仁杰沉吟片刻,他的声音沉稳而充满智慧:“没有寻找到突厥军队并打败它,确实有些遗憾。我们劳师动众,千里迢迢而来,本是为了保护边境的安宁。”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但朝廷已命我们班师回京,就不要再想着大战的事情了。宁州才刚刚得到喘息,百姓生活依然艰难,我们应该体谅他们。”
狄仁杰站起身,望着帐外的星空,语气更加坚决:“我们还是悄悄开拔军队,不打扰各方,让宁州的百姓能够继续安心生活,这才是我们的责任。”
武攸宜和郭湛听了狄仁杰的话,相互对视一眼,最终都表示赞同。他们知道狄仁杰的话是出于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思熟虑。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天,大军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拔营起寨,没有惊扰到宁州的百姓。狄仁杰骑着马,带领着长长的队伍,踏上了回京的道路。
宁州的百姓在清晨醒来,发现驻守了数月的军队已经离去,留下的只有更加安宁的田野和对未来的希望。而狄仁杰和他的将士们,带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关爱,踏上了新的征程。
在宁州通往岐州的古道上,两旁青山如黛,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岐州刺史张昌期派来的使者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他们的目光时刻警惕着远方,期待着狄仁杰的军队的到来。
终于,地平线上升起了飞扬的尘埃,随着风声渐近,狄仁杰的大军映入眼帘,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使者们精神一振,立刻整理衣冠,准备迎接。
当大军行至近前,使者们恭敬地迎上前去,为首的使者向狄仁杰行了一礼,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狄大人,在下奉岐州刺史张昌期大人之命,特来迎接大人。”
狄仁杰勒住马缰,他的目光如炬,穿透了尘埃,审视着眼前的使者:“张刺史有何指教?”
使者深吸一口气,恭敬地回答:“狄大人,刺史大人久仰大人威名,得知大人即将经过岐州,特命小人在此等候,请求狄大人能到官府一叙,以表敬意。”
狄仁杰微微颔首,他知道,这是地方官员的一番好意,也是对朝廷大军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张昌期是张易之的哥哥。他环顾了一下身后的军队,将士们经过长途跋涉,确实需要休整。
“既然如此,那就请带路吧。”狄仁杰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温和。
使者闻言,脸上露出喜色,立刻指示随从准备迎接的马车和随行队伍。狄仁杰转身对副将吩咐了几句,便随着使者一同朝岐州官府的方向行去。
沿途,百姓们听说是名震天下的狄仁杰大人到来,纷纷驻足观看,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敬仰和感激。狄仁杰微笑着向百姓们挥手致意,心中暗自思忖着与张昌期的会面事。
不久,狄仁杰一行人便抵达了岐州官府,张昌期早已在门外等候,见到狄仁杰,他快步上前,热情地迎接,两人握手寒暄,随后一同步入官府,开始了他们的交谈。而狄仁杰的大军也在岐州城外安营扎寨,得到了充分的休整和补给,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旅程。
在岐州刺史府衙的雅致花厅内,春意盎然,窗外花木扶疏,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狄仁杰与武攸宜作为贵宾,被迎至府中,与张昌期围坐于一张雕花木桌旁,叙话气氛既庄重又亲切。
张昌期面带微笑,首先打破了沉默:“狄国公,武将军,两位远道而来,辛苦了。边境的情况我略有耳闻,宁州能够得以安靖,全赖两位的英明指挥。”
狄仁杰轻轻摆手,谦逊回应:“张刺史过誉了,边境得以平静,是朝廷的德政和将士们的共同努力。”
武攸宜亦附和道:“确实如此,宁州百姓如今安居乐业,多亏了狄大人的运筹帷幄。”
张昌期点头,继而关切地问:“宁州的情况已经安定,但大军行军多日,军队是否需要休整?”
狄仁杰沉吟片刻,缓缓道:“宁州百姓生活已逐渐恢复,军队经过数月的驻守劳顿,确实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整。”
张昌期听后,面露喜色:“如此甚好,岐州虽不比京城繁华,但也有其独特的风土人情。我已命人准备了接风洗尘的宴席,希望两位能够
在宁州的辽阔土地上,几个月的驻守换来了边境的安宁,突厥的侵扰已成往事,百姓们渐渐恢复了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