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盘点古诗词11

光幕在万朝古人们期待中出现了,万朝古人们猜想该讲杜甫了,这次万朝古人们猜对了,文洛阳如果知道古人们的想法一定会讲猜对了,可惜没有奖励。

光幕:“历史名人,唐朝,他与李白齐名,而且还是李白的小迷弟,他正是大唐诗人杜甫。

杜甫:诗史中的伟大灵魂

在中国文学的浩瀚星空中,杜甫无疑是最为璀璨的星辰之一。他的诗歌如历史的长卷,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沧桑巨变,也映照出他个人命运的起伏跌宕。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生于唐朝中期的一个官宦世家,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年少时便展现出过人的文学才华。然而,随着唐朝政治的逐渐腐败和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杜甫的人生轨迹也开始发生转折。他经历了仕途的坎坷、生活的艰辛,却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杜甫的诗歌以深沉凝重、情感真挚着称。他的作品不仅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种种苦难,更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忧虑。在《春望》中,他写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写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展现了他对底层民众的深切同情。

杜甫的诗歌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他的诗作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他的诗作被后世广为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杜甫的一生虽然充满了苦难和挫折,但他的诗歌却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唐朝社会的种种问题,也折射出他个人的高尚品格和伟大情怀。他用自己的诗歌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为后世留下了永恒的精神财富。

杜甫七岁时写有《咏凤凰》,而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七岁写《咏鹅》,这点杜甫很骄傲。

杜甫出身京兆杜氏,是汉武帝时期酷吏杜周的后代,杜甫曾在巜祭远祖当阳君》文中提及自己是西晋名臣杜预的“十三叶孙”,杜预的第三子杜耽为杜甫的先祖。

祖父是杜审言,唐中宗时官拜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是与沈佺期,宋之问齐名的诗人。父亲杜闲为杜审言的长子,官至兖州司马。杜甫对这个“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又有诗歌创作传统的家庭是很引为骄傲的,他的母亲崔氏在杜甫年幼时就故去,崔家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崔氏去世之后杜闲又娶了卢氏为妻,在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杜甫都寄养在东都洛阳的二姑家里,得到悉心照料。

十九岁的杜甫留书一封外出云游,二十四岁时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到落榜未中,他也不气馁,继续游历。

杜甫一路游历,听闻了许多李白的传奇事迹,心中满是钦佩。终于,在三十二岁这年,得见偶像真容。只见李白一袭白衣,风度翩翩,宛如仙人下凡。

杜甫激动得手足无措,赶忙上前拜见。李白见杜甫虽青涩但眼神炽热,不禁莞尔。交谈间,李白豪放不羁的诗风、潇洒自在的气度令杜甫更加折服,从此成了小迷弟般的存在。

李白带着杜甫四处游玩,饮酒作对。一次月下畅饮,李白兴起,拔剑起舞,口中吟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听得痴了,当下便觉自己的诗词太过拘谨,受教不少。

然而不久后,李白接到诏令要进京为官,杜甫满心不舍却只能送别。望着李白远去的背影,杜甫暗下决心定要苦学作诗,不负这段相识相知,日后定要再与偶像把酒言欢,切磋诗艺。

开元二十四年,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他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快意”的生活,也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几首诗,巜望岳》便是其中的杰作,结尾的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了诗人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

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臣奸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

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