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历史上的昏君15

时空之城内文洛阳继续讲述华夏历史上的昏君,这次讲到了明朝。

光幕中剪辑视频投放,古代所有人都屏住呼吸,谁也不想自己所处的王朝有昏君,那样百姓们还能有什么好日子。

光幕:“历史上的昏君,明朝,这位是昏庸,要说他有什么错还真不好说,只能讲是个傻逼,周边的官吏都是读书读傻的憨憨,孔孟之道当中糟舶的东西学到家的蠢货。

他正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本与皇位无缘,却因为太子朱标,皇长孙朱雄英突然死亡,嫡次孙朱允熥年幼而上位。

关于他的上位后世二十一世纪众多明朝忠实粉丝与网友是有许多猜测和怀疑的。

首先,朱允炆并非嫡出,其母是吕氏,为太子朱标的侧妃,也因此引出阴谋论。

其二,太子妃常氏为什么会离奇死亡?要知道太子妃常氏贤良淑德,出身显赫又是是开平王常遇春的掌上明珠,凉国公蓝玉的外甥女,更是太子朱标的元妃。

常氏性格爽直敦厚,胸无城府,常以病由避世,少理宫务,与精明能干的侧妃吕氏相比宠遇不显,却得儿女双全之福。

她自恃身份尊贵,心无嫉妒,视吕氏如亲妹,不设防身,殊不知自己已成他人手中的傀儡,在宫闱暗斗中懵懂前行,浑然未觉。

然而,吕氏却在暗中谋划,想让儿子朱允炆上位。洪武十五年一代贤后马皇后病逝,洪武五年至洪武八年太子妃,皇长孙朱雄英先后离奇死亡,后世以为是吕氏谋杀。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从陕西西安回来时几个月后暴毙而亡;这突然的变化让朱元璋始料不及,错误的选择朱允炆为接班人,最后只当了四年皇帝不知失踪。

朱元璋选择朱允炆并非是什么嫡庶之辩,朱允炆之母吕氏只是个太子侧妃,常氏死后,将其扶正,朱允炆也就成了嫡长孙。由于真正的嫡长孙朱雄英离奇死亡,皇位才落到朱允炆手中。

明惠宗朱允炆史称建文皇帝,钟离人。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明代第二位皇帝。朱允炆在位期间优容文士,宽刑省狱,减轻赋税,裁减冗官冗员,改变祖父朱元璋的一些严厉政策史称建文新政。

但建文新政有浓重的复古色彩,带有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一些官名,殿名,门名的改变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徒增纷扰。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为藩王,其中秦王,晋王,燕王,代王,谷王,辽王,宁王,庆王,肃王为九大塞王。领兵驻守边塞,这些藩王都有护卫甲士”少者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公侯大臣见了他们都要伏而拜谒,地方上的一些大事以及军队调动都要向当地藩王禀而后行。

朱允炆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被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即皇帝位以次年为建文元年

建文元年用齐泰黄子澄之计削藩以加强中央集权实施削藩后导致湘王自焚齐王岷王被废燕王朱棣借口清君侧起兵发动靖难之役。

建文帝虽然只削了5位叔叔爵位,但全部夺走他们的封地,全部废为庶人。湘王朱柏因为不肯受辱举家自焚上演了极为悲痛的一幕,他们都是朱元璋的亲儿子,建文帝的亲叔叔啊!

正因为建文帝削藩太心狠手辣,因为建文帝削藩过于无情无义激起了燕王朱棣的怒火,当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没有一个藩王站在建文帝这边,建文四年六月,京师被攻陷。朱允炆从此下落不明,一说在宫中自焚而死,一说从地道出逃改换僧装在各地流浪。

视频中朱棣跪在朱元璋画像前:“爹,我成了贼,可是允炆他不是人啊,湘王,十四弟啊,他有什么错,全家自焚而死,儿子装疯卖傻,吃猪屎,才逃过一劫,爹,我也是遵从祖训,靖难之役逼不得已而为之。”

视频一转湘王:“我是朱元璋的儿子,允炆的皇叔,岂能受此屈辱,爹,我来找你了。”说完纵马跃入火海之中。

视频:朱棣说:我一生的功绩难道还不能抵消靖难之役的影响吗?

光幕变动,文洛阳现身于光幕中。文洛阳:“历史书是一本记录历史的,为什么会说建文帝昏庸呢?不为别的,史书是由一群迂腐的犬儒写的,但凡大肆吹捧皇帝如何仁义,如何对士大夫阶层宽厚仁义的,说穿了仁义不是对平民而是士大夫,自然要讲他的好,实则君权成了摆设。

像黄子澄,齐泰之流,另一类读书人吹捧的大儒如方孝儒之流,只是一群书呆子,根本不懂治国理政,就是百无一用的书生。然而史书上却抹黑明太宗/成祖朱棣,说他殊杀方孝儒十族,还送朱棣一个外号“殊十族”,事实朱棣并没有。方孝儒之死完全是其咎由自取,这样的岂有治国安邦之才?只是一个打着孔孟之道祸乱天下的败类。

在历史上东汉末年曹操杀孔融,真相揭开才知道曹操为什么杀孔融,孔融虽然是孔子后代,名义上是一代大儒,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而真实的孔融则是不忠不义之徒,曹操怒而杀之。这样的人在华夏历史不在少数,于国无功,与民不利,祸害千年。”

光幕中文洛阳的话犹如炸雷,万朝读书人全懵了。他们读的圣贤书难道是假的?彻底毁其三观,而帝王将相们则是另一种心思,这么多期光幕视频看下来多少有些参悟,这回万朝热闹了。

而大明朝朱元璋则是气炸了,大叫:“来人,派锦衣卫给咱查,这吕氏到底干了啥?”这可是触碰朱元璋底线了,一场风云在洪武年间掀起。

时空之城内文洛阳继续讲述华夏历史上的昏君,这次讲到了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