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敬翔(三)

末帝即位之后,朝廷的政治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赵氏、张氏等家族凭借其显赫的权势和地位,逐渐占据了朝中的要职,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这些家族成员往往凭借家族势力,干预朝政,使得朝廷的决策往往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在这样的背景下,敬翔的处境变得愈发艰难。他虽然是先朝的重臣,但在新的政治格局中,却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随着刘鄩在河朔的失利,以及安彦之在杨刘的战败,朝廷的疆土日益缩减,国家的形势变得愈发严峻。敬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国家的衰败不仅仅是因为士兵的骄横和将领的胆怯,更是因为军事部署和策略的失误。于是,他鼓起勇气,向末帝上奏,希望能够引起皇帝的重视,改变当前的困境。

在奏报中,敬翔深情而恳切地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他指出,国家连年派遣将领出征,但疆土却日益缩减,这背后存在着深刻的问题。士兵的骄横和将领的胆怯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军事部署和策略的失误。他强调,陛下深居宫中,与您商议国事的都是身边的亲信,这些人往往缺乏实际的军事经验和战略眼光,怎么能准确判断敌人的胜负呢?

接着,敬翔又提到了先皇在位时的情景。他说,先皇在位时,河朔还有一半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他亲自指挥勇猛的将领,尚且不能在敌人面前得志。如今,敌人的兵马已经到达郓州,形势更加危急,但陛下却似乎并没有深思熟虑,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是他不能理解的第一点。

然后,敬翔又谈到了李亚子的勇猛和坚韧。他说,李亚子自从穿着丧服统率军队以来,已经十年了。这十年间,他每次攻城临阵,都亲自冲锋陷阵,勇往直前。昨天听说他攻打杨刘时,更是率先背着柴火渡水,一鼓作气登上城墙。这种勇猛和坚韧的精神,是常人难以比拟的。而陛下您儒雅守成,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却派贺瑰等人去与李亚子较量,希望他们能驱逐敌寇。这是他不能理解的第二点。

最后,敬翔恳切地建议末帝应该向有经验的老臣咨询,另寻深谋远虑之策。他说,国家现在正处于危难之际,需要陛下您英明决断,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我虽然愚钝胆怯,但深受国家恩典,如果陛下确实缺乏人才,我愿意到边疆去效力,为国家的安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然而,敬翔的恳切和忠诚并没有得到末帝的充分认可。由于赵氏、张氏等人的谗言和干扰,末帝对敬翔产生了误解和猜疑。他认为敬翔心怀不满,是在故意找茬儿。因此,他没有听从敬翔的建议,而是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时间一天天过去,朝廷的形势越来越糟糕。当王彦章在中都战败的消息传来时,末帝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急忙召见敬翔,希望这位老臣能够为他指点迷津,帮助他度过难关。

在召见敬翔时,末帝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焦急和无奈。他说:“我平时忽视了你的奏报,果然导致了今天的局面。现在事态紧急了,你不要怪我,但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安然无恙呢?”

敬翔听后,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但自己也无力回天。他哭着上奏说:“我受国家恩典将近三十年,从卑微到显赫,都是先朝的恩赐。虽然名义上是宰相,但实际上只是朱氏的老奴而已。我侍奉陛下就像侍奉郎君一样,以我的愚诚之心,怎么敢有所隐瞒呢?陛下当初任命段凝为将领时,我就已经极力反对过。但小人结党营私,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现在晋军即将到来,段凝却受困于河水。我想请陛下出宫躲避敌人,您一定不会同意;我想请陛下出奇兵应对敌人,您也一定不会果断决策。即使张良、陈平再生,也难以将祸患转为福祉。我请求先死,不忍心看到宗庙毁灭。”

说完这番话后,敬翔已经泪流满面。他深知,自己虽然忠诚耿耿,但终究无法改变国家的命运。而末帝听后,也是泪流满面。他深知,自己虽然贵为天子,但在国家危难之际,却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走向毁灭。

末帝即位之后,朝廷的政治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赵氏、张氏等家族凭借其显赫的权势和地位,逐渐占据了朝中的要职,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这些家族成员往往凭借家族势力,干预朝政,使得朝廷的决策往往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在这样的背景下,敬翔的处境变得愈发艰难。他虽然是先朝的重臣,但在新的政治格局中,却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