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国忠跟着袁院长在梯田走了一圈,发现所有田地上的第一茬烟确实可以收割了。
袁院长问道:“田村长,你是准备卖新鲜烟叶,还是卖烤干的烟叶?”
田国忠反问道:“您觉得卖哪种烟叶好?”
袁院长想了一下,说道:“卖干烟叶,虽然是新鲜烟叶的五倍,但多了不少手续,整个算下来的话,其实也没有多挣多少钱,但如果你们村要长期种烟叶的话,倒是可以专门修建一个烤烟房。”
田国忠还真不知道这些东西,当即很谦虚地问道:“烤烟房,建起来难吗?”
袁院长笑道:“有我在,就不难。”
够自信的!
田国忠就喜欢这样的人,当即伸出手,“那就麻烦袁院长了。”
袁院长也伸出手,跟他握在了一起,“义不容辞。”
随后,袁院长就指挥村民开始收割第一茬烟叶,田国忠则喊来了大量的骡子车、马车和板车,还弄来了不少大称。
等村民们把烟叶收回来了之后,他立即让人过秤,装车,送去县里。
按照田国忠原来的想法,打算把烟叶直接送去羊城售卖,但袁院长说,他有专门的收购渠道,田国忠也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等过了秤之后,就直接用骡子车、马车或板车送去了县里的烤烟厂。
有袁院长的关系在,烤烟厂没有任何犹豫就全部收下了,全都按六分钱一斤的价格收购。
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才把第一茬烟叶收割完。
实在是规模太大了,而村里能够参与劳动的人又变少了,此消彼长之下,需要的时间就变长了。
不过,效果也是非常喜人的。
村民中,卖得最多的,达到了一万斤,最少的也有六千斤。
也就是说,最多的人家收入六百元,最少的,也有三百六十元。
而这还是第一茬烟,后面还可以卖第二茬、第三茬、第四茬。
当然,越到后面,烟的品质就越差,价格也会低不少,但总的来说,还是能挣不少的。
村民们拿到钱之后,各个都喜笑颜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