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国殇

当广播里的主持人带着哭腔播报伟大的总理逝世的时候,沈安宁猛的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因为动作太大带倒的椅子砸在她的脚背上,她早就知道着这一天会来,但当她听到这个消息,还是痛到无法呼吸。

沈安宁还记得小时候爷爷带着哥哥们和她一起去拜访过这位慈祥的老人,他和他的夫人伉俪情深,一辈子没有自己的孩子,把终身的精力和时间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小时候爷爷带着她们几个小孩去玩的时候,这位周爷爷怕她们不敢放开了吃,还特意让邓奶奶买了两只烤鸭,那时候两只烤鸭相当于一个工人大半个月的工资了,何况他们还资助了很多学生,平时生活本就节俭。

沈爷爷从广播里听到这个消息时,坐在炕上久久不能释怀,他还想着有生之年能回去,大家还可以一起吃饭喝酒谈天说地,没想到几年前的一别竟是永别。

这一天全国人民面朝北京的方向,悼念这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总理,也是因为这位伟人的离开,全国上下的老百姓强烈地想反抗,想改变,想发展。

晚上,沈安宁去了一趟爷爷奶奶那里,老爷子躺在炕上,烧的整个人都迷糊了,嘴里说着胡话,从背炸药包说到杀鬼子,任沈奶奶怎么叫都没醒,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

沈奶奶看着老伴这样,着急的很,正准备去找孙女,恰好沈安宁自己推门进来了。

“哎呀,囡囡啊,快来看看你爷爷,今天下午整个人就不对劲,晚饭也没吃,躺炕上就开始发烧,我刚刚给他喂了一次退烧药了,不管用,怎么办啊?”

沈安宁只能握住奶奶的手,安慰道:“奶奶,爷爷这估计是悲极攻心了,这是内热,我带酒精来了,先给爷爷擦擦看。”

祖孙两人在炕边守了半夜,水换了一盆又一盆,快凌晨的时候沈爷爷才退了烧。

“奶奶,你抓紧睡会儿,我把小米粥给你们熬上再回去。”沈安宁把奶奶劝上炕,把水烧开,小米闷在锅里,看下时间,已经凌晨三点半了。

沈爷爷这一趟生病,病来如山倒,整个人的精气神大不如前,沈安宁看着也是很着急,去程老那儿开了好几副药方,隔三差五地炖鸡炖鸭,养了两个月脸色才算好起来。

七六年三月下旬,清明节,全国人民公开悼念伟大的总理,北京的学生工人团体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花圈摆满了整个广场,这一刻大家不再顾忌陋习,不再害怕。

沈爷爷在六月的时候接到上面的调令,带着沈奶奶先一步回到北京,他们走的时候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有耿家屯的村长和支书知道河边小屋里的老夫妇离开了东北。

临行前,沈爷爷和沈安宁彻夜长谈,沈安宁知道爷爷这次回去,前面一段时间日子肯定也不会太好过,所以沈安宁建议爷爷直接回军区,有姑姑姑父在,加上爷爷之前提携过的将领,这一场斗争他们有很大的赢面。

因为这次是爷爷之前的警卫员来接的,所以沈安宁没给他们带太多东西,简单收拾了几件衣服,做了几张鸡蛋饼,给他们带了两斤鸡蛋糕,其余的粮食什么的她后面会慢慢寄回姑姑家去。

沈爷爷沈奶奶离开后,沈安宁也是第一时间抽空去了一趟农场,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爸妈和哥嫂。

一家人坐在一起,大手握小手,沈妈妈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五年了,他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等到了看到希望的这一天。

“对了,爸妈,大哥大嫂,爷爷奶奶回去了,估计你们也就快了,咱们国家沉寂了这么多年,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沈爸爸是历史系教授,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关巧,国家要改变,势必需要大量的人才,但这么多年高考停止,学生停课时间比上课时间长,有文化的知青大多上山下乡成了农民,工农兵大学基本就是摆设,老师每天被批,上课的时候对学生比对自家长辈还要客气,可想而知整个国家的教育系统出了多么大的问题。

“是啊,国家是到了要改变的时候了,宁宁放心,爸妈会带着你哥哥嫂子准备起来的,搁浅了这么多年的知识,是时候要重新捡起来了。”

沈安宁听到爸爸这么说,赶忙将空间里之前藏起来的书拿了出来,“爸妈,大哥大嫂,这些是之前咱们来东北的时候我偷偷藏了带过来的,你们当初的研究项目笔记我都保存的好好的。”

沈安宴看着自己的研究笔记,长得贼硬气的大汉眼眶都红了,这几年每天劳作下地,硬是把一个皮肤白净学问咖变成了棕黑皮糙汉。

九月,另一位领袖因病去世,举国悲痛,这一年全国人民失去了他们的两位主心骨,同时,各地牛棚里的人相继平反,报纸上每天都在报道这些事情。

一时间,耿家屯和望土村的村民对牛棚里这些人的态度也好了很多,村里人不禁庆幸这些年还好没有太过难为他们。

沈安宁带着弟弟妹妹依然按部就班地生活着,弟弟妹妹照常上学,她自己也开始把高中课本重新捡起来了,这次她不知道爷爷什么时候来把她们接走,所以她要做好在东北高考的打算,还有一年的时间,足够她惊艳所有人。

沈爷爷回京后也是多方运作,想着先把大伯大伯母先调回北京军区,毕竟当时沈大伯也是因为要避祸才离开的北京,现在也是势力重新洗牌的时候,沈家也要出山了,树欲静而风不止!

全国人民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没有出来的时候,一个消息打的大家措手不及,大江南北的空中都弥漫着悲伤,所有人的心情都悲痛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