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中医院的筹建

虽然是国家的项目,但是因为资金的问题,还是吸纳了私人的资金形成了股份制,只不过主要控股的还是国家卫健局。

近水楼台先得月,“有钱”的沈安宁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虽然按照目前家里的能力她自己开一个这样性质和大规格的中医院也完全没有问题,但是毕竟她还年轻,手里的人脉也没那么多。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沈安宁三访卫健部门的大领导,以出资一千八百万三年分期付清占股百分之四十九拿下了中医院第二大股东。

卫健的大领导也是部队上退下来的,战争年代他就是非常有名气的军医,和沈家也是旧相识,对于沈安宁有这样的魄力也是一点儿也不奇怪。

娘家是沈家,婆家是首富曹家,说实话要是让他找合作伙伴,他都可能找到了除了沈安宁以外第二个合适的人选了。

“安宁啊,这次还要多谢你的挺身而出啊,这么大一笔钱说真的我们的财政是真的拿不出来,新国成立的那时候说是百废待兴,现在又何尝不是呢,就我知道的很多国营大厂现在那都是强撑着最后一口气罢了,市场经济的确促进了经济活力,但也得确对一些传统的行业还是有冲击的。”

沈安宁签好合同上的名字,看向面前一心为国为民的老人家,说道:“陈爷爷,我非常非常荣幸能成为中医院的股东,您放心,我一定会牢记作为一位医生的使命和责任,国家可以随时监督我。”

“当然,既然国家选择了你,那必定是对你有很强的信任。”医院是天堂也是地狱,最怕的就是监守自盗,曹家不差钱,他也相信程老带出来的学生对医学的追求。

合同一签,第一笔资金一到账,所有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医院的选址是很重要的,要贴近群众生活的中心区。

沈安宁开车在城区转了好几天,终于挑到了一块地方,西城区的建筑从几十年前到现在就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那边的房子很多都是私人搭建的,安全性不说,而且特别杂乱,不像别的地方的大街小巷四合院。

所以西城区的改建为题也一直是老大难,但比起别的地方的地价还有大小,沈安宁觉得在西城区建一个中医院是最好的选择,为了防止以后还要扩建这种问题,沈安宁是很想一步到位的。

向医院请了一个星期假,带着从师兄师姐那儿借来的嘴皮子利索的学生,跑了五六趟房管局,终于是把征地问题解决了。

“沈女士,想必您也是知道的,西城区那边自古以来就乱,不瞒您说,那边还有好几处房产到现在仍然是问题房,我们又不能强拆,但是这次建医院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上面也让我们全力配合。”

“我们这边把能拿出来的所有活动资金全部拿出来,协助那边居民的搬迁问题。”

沈安宁也知道现在政府各个部门的难处,就是部队里,现在也是没那么多钱的,所以她早就料到了这样的情况。

“王主任,您能这么说我真的是放心了很多,我们平时医院也忙,没那么时间和精力去和住户或者是租户协调,所以这方面只能拜托给房管局的各位办事员,这样,西城区那边我有个朋友最近在开发小区,我们和你们共同出资拿下一栋楼的产权,在我所划区域那一块儿的有产权的住户,按照面积和家庭人口给他们分房子,没有产权的需要他们出一半的钱来买房子,至于租户,那只能赔偿两个月的租金,请他们去别的地方住了,您看这个建议怎么样。”

王主任摸了摸下巴,这是个好主意啊,征用了人家的地和房子,补偿给他们楼房,这种好事放在谁身上都必须同意啊,没产权的也只要花一半的钱,这不是傻子都得赶紧筹钱去吧。

“沈女士,这真是个好主意啊,您放心,我们这儿办事员最多了,到时候还有街道那边的帮忙,我们一定在最快的时间把这个问题解决。”

这事儿在别人眼里肯定是个好事儿,要知道现在已经有的小区那一套五六十平的房子也差不多要大几千上万了,但在沈安宁眼里,这事儿是她们占了便宜,一栋楼可以有很多层,一层可以有三五家住户,她以一栋楼的代价拿下一大片地,怎么算都是有利于她的。

双方达成了协议,沈安宁立马给表弟彭哲打了款,这一年家里的生意几乎都是彭哲在处理,小区开发也是他在忙,自家的钱还是自家人挣比较好。

让所有的人搬走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每个人都讲理,尤其是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怎么说都不肯离开,他们让自家的孩子去住楼房,还想着要在住了这么多年的家里办完自己的身后事,这种精神沈安宁只能说他们很念旧,但时间不等人,所以他们也必须硬下心肠。

总不能占了便宜还不付出一点儿代价吧。

这几年京城开发的小区住房还是带了一点以前的风格,至少在房屋面积这一块,没有后世那么宽敞,大部分小区的一套住房也就是几十平米,超过八十平米的那都能算得上是大户型了。

从房管局办事员上门宣传到签合同搬家,沈安宁看中的那一块区域,人全部搬走的时候都已经入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