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一举多得

卓子房得知拓跋续主动求购欣喜不已。

“若无意外,三年之内,武朝必出大乱,从而让西秦与匈奴有机可乘。大乱的起源,多半是各地百姓揭竿而起,消耗国家力量的同时,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掌控,滋生军阀。”

卓子房叹息之后,又详细分析。

“但对沛郡而言,安稳发展最为有利。因此,目前自然还是以忠君报国的姿态,支持武帝。武帝此人或许欠缺治国才能,但玩弄帝王心术还算有一套,至少能暂时制衡世家门阀。”

“正好,沛郡又需要人口充实自己,增加兵源。如今白糖创收在即,趁着天下未乱,你可以向武帝申请,把江南各地的流民送往沛郡,再允许你大量收购江南的粮食。如此,可缓解武帝治国压力,为沛郡增加人口和粮食储备,向武帝展示忠君报国之决心,延缓国家的崩溃,一举多得。”

“只要武朝内部没有崩溃,西秦便不敢趁火打劫,毕竟西秦也有世家即将形成门阀之势,让西秦皇帝不敢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今年又是黄河泛滥,沿岸西秦州郡受灾严重,只要没有足够的把握以一敌二,即使是最无缺这种狠人,也不可能贸然出手。”

梁萧深有同感,叹道:“姑且让武帝做个糊裱匠,至于申请的说辞,必须严谨,至少要让江南这些贫苦的百姓向往沛郡,而非让武帝强迫运送,否则可能会提前激起民变,适得其反。优先招收京畿一带的流民,防止民变波及京城,导致武帝被迫放弃江北,把江北军队全部调回来剿匪。”

“拓展屯田,为国分忧,征募义兵,抗击匈奴。再让武帝派人宣传,沛郡百姓已经安居乐业,有各种免税措施,当地急缺各种工人。”卓子房郑重说完,又忍不住轻咳几声。

“我这就去准备奏折和相关公文。”

梁萧一口应承,连忙让他好好休息,连夜拟写公文。

京城内。

太子梁杋和司马家,都在等待南方各郡民变四起。

这将是他们进一步拥兵自重的机会。

武帝则在御书房忙得焦头烂额,郁闷不已。

“朕如此勤政,各地税收却是越来越少?”

他已经意识到了,全国各地那么多的土地,逐渐被这些世家大族和地主豪绅兼并,而这些人往往有大量免税的特权。

同时,越来越多的百姓失去土地,为了生存,被迫卖身为奴,沦为隐户,这些人的人头税也收不上来。

这就意味着,赋税收入越来越少,国库空虚的情况只会愈演愈烈。

梁萧的屯田是不错的政策,但他作为皇帝,还需要这些世家大臣支持,自然也不好推广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