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宋仁宗年间,开封府尹包拯公正廉明,名震天下。其麾下有南侠展昭武艺超群,更有师爷公孙策智谋过人,加之王朝、马汉等忠勇之士辅佐,一时之间,开封府内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一日,开封城外十里坡发生了一起离奇命案,死者乃是一户富商之子,名叫李从文。李从文生前风流倜傥,常流连于烟花之地,却未曾与人结怨。这日,他被发现死于自家后院,身上无外伤,面容安详,仿佛睡着了一般。然而,细心的仵作却发现,其心脏处竟有一个细微的针眼,显然是被高手以内力隔空所伤。
包拯闻讯,立即召集展昭、公孙策、王朝、马汉等人商议。展昭眉头紧锁,道:“此等手法,绝非泛泛之辈所能为。看来,又是一场江湖恩怨。”
公孙策轻摇羽扇,道:“大人所言极是。不过,李从文虽常出入烟花之地,但为人并无大恶,何以招致如此高手的暗杀?此事必有蹊跷。”
包拯点头,道:“公孙先生所言极是。展昭,你速去调查李从文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他最近可有得罪什么人。王朝、马汉,你们则负责搜集现场证据,务求找到蛛丝马迹。”
众人领命而去,各司其职。展昭更是亲赴李从文常去的青楼,询问其生前有无异常。一番打听之下,得知李从文最近与一个名叫雪晴的女子走得甚近,而这雪晴,乃是青楼中的花魁,不仅才貌双全,更有一身不俗的武艺。
展昭心中一动,暗想:“这雪晴或许就是关键所在。”于是,他悄悄潜入雪晴的住处,欲一探究竟。不料,刚一进门,便见雪晴正欲自尽。展昭眼疾手快,一把夺下她手中的匕首,道:“姑娘为何要轻生?莫非与李从文的死有关?”
雪晴泪眼婆娑,道:“奴家虽与李公子交好,但奴家发誓,李公子之死与奴家无关。”
展昭见她神情不似作伪,心中稍安,道:“姑娘莫急,只要你说出实情,本侠自会为你做主。”
雪晴哽咽道:“奴家本是一介孤女,被卖入青楼。李公子见奴家可怜,时常接济奴家。奴家也知李公子心意,但奴家身陷泥潭,无法自拔。前日,李公子突然来找奴家,说他得了一桩大富贵,要赎奴家出去。奴家心中欢喜,却也隐隐觉得此事不祥。果然,第二日便传来李公子暴毙的消息。”
展昭闻言,心中若有所思,道:“姑娘可知李公子所说的‘大富贵’是何物?”
雪晴摇头,道:“奴家不知。李公子当时神秘兮兮,只说此事干系重大,不可泄露。”
展昭点了点头,道:“多谢姑娘告知。姑娘放心,本侠定会找出真相,绝不让任何人伤害你。”
雪晴感激涕零,道:“多谢大侠。”
展昭离开雪晴住处,回到开封府,将所查所得告知包拯。包拯闻言,眉头紧锁,道:“此事愈发复杂了。李从文所说的‘大富贵’究竟是何物?又为何会招来杀身之祸?”
公孙策道:“大人,我们不妨从李从文的遗物入手,或许能找到线索。”
包拯点头,道:“也好。展昭,你再去一趟李府,仔细搜查李从文的遗物。”
展昭领命而去,再次来到李府。一番搜查之下,果然在李从文的书房中发现了一本密册。展昭翻开一看,只见上面记载着一些神秘的字符和数字,似是某种密码。
展昭心中一动,暗想:“这密册或许就是关键所在。”于是,他将密册带回开封府,交给公孙策研究。
公孙策接过密册,仔细端详,道:“此等密码,颇为复杂。不过,我公孙策也并非浪得虚名。”说罢,他便开始埋头研究起来。
一日,公孙策突然兴奋地道:“大人,我解开了!这密册上记载的是一张藏宝图,宝藏就在开封城外的黑风岭!”
包拯闻言,大惊失色,道:“黑风岭?那可是江湖上臭名昭着的强盗窝啊!难道说,李从文的死与这宝藏有关?”
公孙策点头,道:“大人所言极是。看来,我们得亲自去一趟黑风岭了。”
包拯点头,道:“好!展昭,你速去准备,我们即刻出发!”
展昭领命而去,众人也迅速收拾停当。次日清晨,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地向着黑风岭进发。
一路上,山路崎岖,险象环生。展昭等人更是数次遭遇强盗的袭击,但都被他们一一化解。终于,在经历了数日的艰难跋涉后,他们来到了黑风岭的腹地。
只见前方一座山洞,洞口布满了荆棘和藤蔓,显得异常隐蔽。展昭等人小心翼翼地靠近洞口,只见洞内灯火通明,隐约可见人影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