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欧阳修提案治理黄河 真实历史上的人祸

治水本无奇策,相地势,谨堤防。顺水性之所趋。即使大禹来了,也不过如此。

如此一来,既可以减少国家的财政支出,又可以减轻百姓的劳役。”

……………………………………………………………………

真实的历史上,各方都用尽手段打压对方的方案,那些人都想侥幸取得成功,捞取政治资本。

欧阳修极力反对六塔河方案,提出了自己的修黄河方案,连上三道奏疏。《论修黄河第一状》,《论修黄河第二状》,《论修黄河第三状》。

纵观三封奏疏,义正词严,纵横捭阖,酣畅淋漓。豪迈健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海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然而奏疏写的再好,又有何用?“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最后,宋仁宗赵祯同意了六塔河方案。成千上万的民工起早贪黑被驱赶着,在六塔河工地上干活。

在六塔河工程竣工的当天,在六塔河工程大功告成的当天。严格的说六塔河工程成功了几个小时之后崩溃了。

黄河水似关在狭小牢笼的猛兽,窜出了牢笼,在河北平原上一泻千里。

无数来不及撤离的河兵,民工陷入了灭顶之灾。数以百万计的工料漂流,数以万计的尸体被洪水吞没。啼饥号寒,哀鸿遍野。

这不是天灾,是人祸。

六塔河的悲剧成了历史,只有欧阳修的三封奏疏仍熠熠闪光。

古往今来,在政治上,历史上的政治大人物,不管做了什么没有好结果的公事,都会很娴熟的用两个招数应对。

一是绝不认错,这是皇帝批准的,我们是执行者,难道皇帝也有错?

第二招就是转移视线,用现代网络上的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制造一个话题,制止另一个话题,或者是制造一个流言,制止另一个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