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是不是太激进了?

刘一鸣十分听话,而且对不了解的东西不会过多插手,毕竟他也是技术人员出身。

徐希颜就更不会插手这件事了。

所以,全面驱逐阿美丽卡的命令就这么“略显草率”的发下去了。

对阿美丽卡正式发出行政命令的第三天,也就是48小时以后,提出异议的人才赶来。

“大都督,两位总督到了。”

汤潇逸一愣,

“行,我这就去见他们。”

两位总督就是汤父和郑景溪,这是汤潇逸手里唯二的总督,也是唯二的正儿八经的高级政务人员。

刘一鸣都不算,在许多事情上他还缺乏经验,他长期干的都是工业集团总经理的活。

“爹,岳父,你们这么着急干什么?”

汤潇逸一进门笑嘻嘻的,汤父和郑景溪正站在会客室内,面色都有些焦急。

“我们能不着急吗?那么大的事怎么不和我们通个气……”

汤父上来就像大部分家长一样,不过郑景溪制止了他继续说下去。

“汤兄,我们还是先听一听他的想法,外洋这块儿,我们没他们熟悉。”

郑景溪安抚了汤父,转头严肃的看着汤潇逸,

“贤婿,现在大敌当前,人心浮动,想必你也清楚,沙俄帝国就不说了,阿美丽卡是怎么回事?”

郑景溪和汤父着急也是能理解的。

纸面上,大汉军与清俄联军力量对比不相上下。

顶多是得益于先发优势,以及永春—船政、江南厂、汉阳厂,大汉军在火力和后勤上有一定优势。

但清军也有沙俄帝国、德意志帝国的直接帮助,不了解内情的人还是会恐惧。

加上在此时,还没有出现过正经的长期消耗战,战争一般都会在一两年内结束,且烈度不高,后勤优势没那么明显。

随着东瀛人的入局,大汉军的统治范围内也是人心浮动的。

所以,突然和阿美丽卡决裂,才会让他们二人结伴赶来淞沪找汤潇逸。

并不是为了兴师问罪,而是想知道汤潇逸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么做的底气。

才好配合汤潇逸行动。

“东瀛人并没有能力大规模干涉战斗,从几个月来我们相安无事就能看出来。”

汤潇逸早有准备,拿出各类情报,包括东瀛和阿美丽卡的勾结、东瀛的战争准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