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之前都能调兵,那肯定也能跑才对,特别是要是只送天皇走,一定能送走。
徐希颜表情复杂:
“东瀛天皇称要发挥武士道精神,不肯撤离皇居。”
“如此一来,略微拖住了东瀛恢复的步伐,但也顶多多争取一两天的。”
“东瀛已经在重整物资了,看来正在准备向辽东和半岛运输补给物资。”
汤潇逸叹了口气,勇是挺勇的,但有点蠢。
作为东瀛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也是权力的最顶端,要是他被叛军抓到了,乐子就大了。
死挺着不走,就是蠢,还会让其余部门束手束脚。
但,他这个做法也确实挺有勇气的。
“希颜兄,命令辽东军尽快发起总攻吧,迟则生变。”
“另外,襄阳方向的情况如何了?”
汤潇逸坐回自己的位置,背靠在太师椅上,闭着眼睛问道。
“清军虽有小动作,但并没有想要决战的迹象,也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看起来像是只是为了拖住我们的。”
徐希颜有些看不懂清军的目的。
襄阳方向,经过两轮补充,大汉军有两个师,一个驻扎襄阳,一个驻扎其后,随时准备增援。
但两个师,说到底也就三万人。
而清军呢?四十万大军倾巢而出,夸张一点说,就是一人一巴掌,也够拍碎襄阳城了。
结果四十万大军从关中东出,南下襄阳后,隔着几十公里就不动了。
结了三寨,一大两小,呈品字形,这个阵型适合防御,但他们是来进攻的……
“注意警戒防止偷袭,毕竟那么多人呢,武胜关方向呢?”
汤潇逸挠了挠耳朵。
他认为他已经够了解清军了,但清军每次都能做出他预料之外的选择。
例如被逼反。
是的,他认为他是被逼反的,不然他会等战争结束,慢慢的,一步一个脚印的扩充。
这样压力会小很多,准备也会充分很多。
“按理说进攻武胜关的清军兵力有七万人,但根据前线的汇报,清军并没有组织过高强度进攻或者迂回作战。”